“买保险还有分红”“集投资保障于一体”“轻松跑赢通胀”……以收益为卖点的分红险,一经上市便展现了超强的市场吸引力,长期占据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
根据2015年上半年保监会数据,分红寿险业务保费收入虽有下降,但仍占寿险公司全部业务的41.08%。
分红险之“热”,一方面在于受消费者热捧,而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对分红险本质、分红方式知之甚少,对产品了解不到位,片面地听信销售诱导,冲动消费之后“踩雷”的更是不在少数。业内专家表示,保险的本质是保障,千万别把分红放在首位!
那么,分红险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呢?
消费者案例:分红不一定是现金,也可能是保额
“现在才知道原来分红型的保险还分现金分红跟保额分红,只怪我自己太大意啊!”今年30岁的小白领吴懿一年前为自己买了一款分红型的终身寿险加重疾险,而最近一年满期吴懿正准备找保险公司领取现金分红时却被告知,这款产品是采用保额分红的形式。
吴懿告诉记者,咨询这款产品时销售人员告诉她,每月只用缴纳1000多元,就能涵盖重疾、身故、养老,一直保到80岁,关键是每年都有分红,销售人员还为她演示了公司历年业绩。根据他展示的历年业绩,吴懿盘算着,分红所得确实比较可观,于是便给自己即将到来的30岁生日买下了这一份礼物。“这是我给自己买的第一份保险,当时了解得也不透,就想着总比银行存款收益高吧。买个保障之余,每年还能领个‘小红包’。”
吴懿的案例,并不是特例。分红型保险的分红形式分为现金分红和保额分红两种,部分营销人员在销售此类产品时,含糊其辞混淆保额分红和现金分红。而投保人往往在保单生效一年,甚至数年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踏进了“陷阱”。
记者调查:分红方式大有区别,按需投保要看清
那么,现金分红、保额分红到底有何区别,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分红型保险时又要怎样选择,带着疑问,记者对分红险的两大分红形式做了一番调查。
据了解,我们常常说的现金分红,也被称作美式分红,而保额分红,则被称为英式分红。新华保险(行情601336,买入)杭州中支业务主任张培幸告诉记者,分红其实是各大保险公司在盈利模式下,将其年化收益率、盈利率的70%左右拿出用于客户的分红,每年保险公司的分红都要上报保监局,批过之后才能下发给客户。而两种分红区别在于:一种分红以现金方式直接进入红利账户,投保人既可以自行支取,也可以加到保费中继续投保;而另一种则是没有现金返还,直接将分红增加为客户保险单的保障额度。
就像吴懿的案例中,她的分红是将当期红利增加到保单现有保额之上的,使其在保障期内无需核保、申请增加保额便可满足不断增长的保障需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因通胀而导致的保障贬值。但是,吴懿只能在保险事故发生需理赔或保单期满的情况下才能提取红利。
跟现金分红相比,保额分红明显灵活性不足,所以对资金流动性要求高的消费者可选择现金分红,而不急于提取红利的消费者,则可选择保额分红的长期保障。
顾问团解读:分红险只是“附加红包”,保障功能更重要
不难发现,在吴懿的案例中,自身对保险产品了解缺乏以及业务员的销售方式诱导,造成了吴懿对产品的误解。
张培幸也指出,目前市场上很多关于分红险的投诉都与业务销售方式相关。“分红关键在于保险公司的运营情况。其实,分红是不确定的,也没有保底一说,而销售人员所做的演示大都是假设性的,所以消费者很容易误以为演示当中较为理想的收益就是他们的分红所得,其实不然。”
而针对两种分红方式,张培幸认为,从专业性来说,保额分红的优势其实高于现金分红,因为买保险是一种保障。一旦发生大病等保险责任,投保人能得到更多的赔偿,更切实的保障。她提醒道,如果发现有误解,消费者也不要冲动退保。“此类保险一般都是长期持续的,如果消费者不能正常履行缴费义务,造成‘未缴费期满的退保’,是违反保险合同的,会造成较大现金价值的损失。”
“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分红不能作为保单最重要的利益,一份保单最大的价值在于其保障责任。”张培幸说,“所以,要明白分红型保单不是你的活期储蓄账户,分红只是‘附加红包’,保险是长期的人生规划工具,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保障。”
参与“淘保”行动:推荐你最信赖的人气保险产品赢取奖品
昨日,在杭报财经中心微信公众号“投资者CLUB”上,我们推出了“淘保”行动——“你心中最信赖的人气保险产品”征集。截至发稿时间,后台已接受到许多来自网友的热心推荐,例如平安人寿“平安福”、新华人寿“健康无忧”、太平洋(行情601099,买入)保险“花样年华”等等。
那么,你心中最信赖的保险产品是什么?赶紧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关注本报的微信公众号“投资者CLUB”,在3月7日征集截止期前,进入后台给我们留言,将有机会获得“胡庆余堂养生福袋”。如果你推荐的产品进入了人气保险产品榜单,还有机会获得高档化妆品礼盒哦。(来源:温州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