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调查
“存款变保险”你着道了吗?
据调查,近年来,购买理财产品成为广大消费者的又一大类投资渠道,但伴随而来的存款变保险、夸大收益率、消费者对投资风险事前不知情等金融消费类纠纷也时有发生,成为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投诉热点之一。
市民孙先生于2011年8月初到我市某银行去存款,当时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另外一款利息高的产品。出于对银行的信任,他把要存的5万元钱买了该产品,虽然给的单子是某保险公司两全保险分红型5万元5年,他当时有些犹豫,但工作人员跟他保证肯定会比存款合适,而且手续都办到一半了,他就没好意思终止办理。令他没想到的是,5年后,也就是去年的8月份,到期后他去取款,结果得到的利息却比同期银行存款利息还低了近5000元。“我当时就不干了,找他们经理理论,但由于当时只是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我没有证据,人家根本就不认。后来我到银行的监管部门投诉,才勉强拿回了3000元的赔付款,比预期的还是少了很多,但也只能认栽。”孙先生说。
市民苏女士的情况与孙先生差不多,她也是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将10万元存款买了某保险公司的万能型保险5年期。“到期后,我去取钱,利息竟比在银行存款得的利息还少1万多。问工作人员利息怎么这么少,他们这才告诉我这个产品有风险,可买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个是有风险的,如果早知道有风险,我说什么也不会买,我都60多了,就那么点儿钱,本想稳稳当当拿点利息,谁知道出这档子事儿。”
据了解,在近几年本溪银监分局接到的投诉中,反映银行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投诉占比较大,其中以反映商业银行代销保险业务问题比较突出。如2015年,我市接到消费者金融投诉77件,其中涉及代销保险的34件;2016年,金融投诉81件,其中涉及代销保险的24件。这些投诉案件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存单变保单”、“收益率没有达到预期”等。
监管发力
规避风险银监正努力
广大金融消费者该如何规避“存款变保险”、“风险收益不清楚”等金融消费风险呢?在调查采访中,业内人士范女士告诉记者,这种事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居多。“不过今后这些现象将会大幅减少。如今去银行购买自有理财或保险、基金等代销产品,需在销售专区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便于事后还原销售过程,规范银行销售行为,使银行产品信息披露更为全面,销售更为透明,减少类似矛盾纠纷。”
这又是什么情况?原来,为进一步规范银行机构投资类产品的销售行为,严格落实《辽宁省银监局关于推进辖内银行机构销售专区建设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本溪银监分局提出在2016年底前完成辖内银行机构销售专区建设及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即销售专区“双录”工作。
2月10日,记者来到本溪银监分局,就“双录”工作的推进情况与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据悉,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基本全部完成“双录”建设工作。目前,银行工作人员向消费者推销理财产品或代销产品,不仅要全面客观提示相关风险,全过程还都会录音、录像,以保护消费者和银行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销售专区建设和“双录”制度,不仅针对银行自主开发设计的全部理财产品,还包括银行通过本行渠道代理销售的保险、基金、信托等产品,整个销售过程要在区别于储蓄柜台的独立区域完成,并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据工作人员介绍,本溪银监分局按照中国银监会及辽宁银监局的工作部署,从去年6月开始,结合本溪实际,推进销售专区“双录”建设工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各行从总行到分行都行动起来,目前我市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有投资理财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都已完成“双录”建设任务。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全部网点都建设了投资类产品销售专区(理财专区)或专柜。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因未开办相关产品销售业务,未进行专区建设。拟开办相关产品销售业务的,须向本溪银监分局报告,经验收通过后方可开办相关产品销售业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