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定在今年5月底的申女士和先生正期待着小生命的诞生。与喜悦相伴的,还有一丝担忧。“我们两个都是普通的公司职员,因为都不是本地人,所以生活费用就更大些的,等孩子出生,我们该怎么构建稳固的资产堡垒呢?”申女士提出疑问。
【月入稳定、投资积极】
申女士和先生同在广州的外贸行业工作,虽然就职的公司不同,收入方面倒也相当,每人月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年终奖金各有2万元。
在支出方面,两人每月的房租开销需要2300元,生活基本花费需要2800元,而购物、娱乐花费需要1200元。申小姐和先生会将每月结余下来的3700元中的2000元做基金定投,结婚2年来,有了近5万元的积累。在参与基金投资的同时,他们还会跟着朋友炒炒股票,虽然投入本金只有5万元,但投资1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近30%的盈利。现在,账面资产已达到62000元。“我和先生在投资方面还是挺积极的,不过没什么技术分析能力,就是跟着朋友听消息跟进。赚不赚钱完全看这个消息准不准啦。”看来,申女士过去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保险保障如何健全】
现在,唯一让申女士和先生烦心就是保险保障。
“我们两个现在只有广州基本社保,在商业保险方面从来没有购买过。以前我们总觉得无所谓,可现在孩子要出生了,我们希望他将来的生活可以有个保障。”“那些代理人倒是盯得很紧,可推荐的保险产品每年的保费都要五六千元,有的甚至需要七八千元,实在不是小数目。”申女士说,她和先生也动过买保险的念头,可每年高昂的保费让他们无从下手。“代理人总是说这个产品好、那个产品也好,最后做一个组合,费用就很贵了。”
想到孩子即将出生,申女士急于把保险保障做个落实。“我们这样的家庭到底需要怎样的保障呢?如果每年保费需要一万多元,是不是投资就会受到影响?”
即将为人母亲的申女士还不忘为孩子咨询保险需求。“宝宝出生后是不是应该买点保险呢?还有,我生育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买个保险保障一下呢?”从申女士一连串的问题中不难发现她对保险的需求,同时也对这个陌生领域充满疑惑。
【预先安排好孩子的养育问题】
家庭理财,首先是对日常生活的全局安排,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提前筹划。从申女士和先生的情况介绍来看,“唯一让申女士和先生烦心就是保险保障”。笔者认为,两人的想法似乎过于简单了。
生孩子期间的费用(大约四五千元,如果剖腹产则更贵),是否已经准备妥当?子出生后,谁来带?是否要请月嫂或保姆?这需要一笔短期或者中期的费用预算。4个多月的产假过后,申女士是否重新上班,还是要做一段时间的全职妈妈?如果重新上班,是回原公司上班,还是另谋它职以便有更多的时间照看小孩?如果做全职妈妈,需要一笔中期的费用预算。有了孩子以后,每个月的奶粉、尿布、辅食、游乐费用,即便较为节省,也至少需要增加数百甚至上千元,这也需要一笔费用预算。为了应付孩子出生后日益增长的家庭开支,申女士夫妇目前的日常开销中是否有一部分可以压缩?申女士的先生是否需要以调换工作或者兼职的方式,来增加家庭的整体收入?
这种种的问题,都需要小两口好好商量、规划,事先测算一番。因为该家庭的资产额本来就低,活期存款3.3万元,家庭总资产一共13.5万元,如果不妥善安排规划,很可能出现生完孩子之后数月,家庭存款就被消耗殆尽的尴尬局面,以前笔者就碰到过这样的案例。所以,当务之急,首先应该是处理好与孩子出生前后相关的一系列人员安排、费用安排问题。
【保险:先保大人后保小孩】
至于申女士比较关心的保险问题,当然也是要尽快安排的,但就像她自己所体会到的那样,由于预算有限,不可能买很“贵”的保险。
结合申女士夫妇的年龄、家庭结构以及财务状况,我们建议首先安排申女士的先生,也就是孩子父亲的保险保障。因为从大的原则上来说,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俩对于家庭所肩负的责任更重了,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保障,所以先安排大人的保险。结合收入情况,申女士的先生可以考虑投保30万元意外险、20万元定期寿险(选择保障二十年或三十年期)、20万元重大疾病险(纯保障型),一年总保费2500元左右。
由于申女士目前已经在孕晚期,大部分公司不接受其投保普通险种,即便接受投保费率也会比平时要高,所以申女士可以等到孩子出生一两个月再申请投保。投保的险种可参考其先生的。这样,两人加起来,一年的总保费仅在5000元左右,但已能满足他们的基本保障需求。
至于预防怀孕和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意外、健康风险的母婴类保险,因为还有一个多月就是预产期了,现在情况又比较稳定,而且申女士夫妇都处于最佳生育年龄,我们认为购买该类保险的意义不是很大。如果有可单独投保的母婴保险,可以花上几百元买一份,如果必须作为附加险购买,则没有多大必要了。至于孩子的保险,在孩子出生报好户口后,可参加广州市少儿基本医保。如果因为户籍问题无法参加,可以考虑为孩子购买一份商业的少儿重疾险(纯保障型),10万元保额,年缴保费两三百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