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户口簿上户籍所在地一栏清晰标注的“河南固始”,15岁的黄雅琦似乎早已忘记自己是南京这座繁忙都市的异乡人。
在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里,她像一只自由、自信的鸟儿,活跃在学校的各种“大场面”上。即使叫不出她名字的人,在校园里遇到活力四射的她,也会高声说:“呦,这不是那个小主持人嘛!”
黄雅琦有两个梦想:做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或是一名成功的设计师。在江苏,像黄雅琦一样,怀着各色斑斓梦想,随父母扎根异乡的少年儿童有150万。受益于江苏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依法保障流动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各项举措,他们中的99%入学无忧,其中有85%在公办学校就读。除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及扬州等5个市的部分县区有农民工子弟校外,其他各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0%在公办中小学就读。
一视同仁,同城待遇,常常让这些流动少年儿童模糊了他乡与故乡的界限。而对他们来说,这种因深度融合而引发的模糊,便是在异乡追梦的开始。
梦开始的“他乡”
31岁的贵州媳妇施婷也有一个梦,她的梦与自己身处的“异乡”南京,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来我的小生意走上轨道了,打算让孩子在江苏读初中、读高中,最好能读大学!”施婷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远方。
她口中的小生意,是自己在家做的一个微店。家里的各项开支,包括全家人租住的60平方米民房每月1800元的租金,几乎全靠施婷的微店每月4000元左右的收入支撑。
但施婷并不觉得难。在南京市秦淮区第二实验小学,老师们都没把孩子当外人,“孩子说在学校不寂寞,因为在学校也有个妈妈,老师就是在学校的妈妈”。
2012年,江苏省出台的《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明确,从2013年起,凡具有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随迁子女,均可参加当地中考和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从2014年开始,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与本省户籍考生同时报名。据统计,共有7545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江苏省报名参加2015年高考。
“其实从2012年开始,只要父母有稳定合法的收入和住所等,随迁子女在江苏有高中学籍和3年的学习经历,就可以在江苏参加高考。”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说,具体到2015年高考,从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到录取,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和本地户籍生源享受完全相同的政策,没有任何区别。
在江苏采访,以往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群体的多种表述,几乎无一例外被“新市民子女”这个称谓所取代。在父辈用智慧和汗水构建起的梦想家园里,他们不就是一座座都市的新成员吗?
“新市民子女的大量迁入对乡镇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主管教育的副镇长王馥所在的江阴市新桥镇,虽然是个户籍人口仅2.5万人的小镇,却因拥有阳光集团、海澜之家等知名大型轻纺企业,而接纳了3.5万名新市民。
在农民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战略的作用下,2005年以后,新桥中心小学成为全镇唯一一所小学。撤并村小实现规模办学的第一学年,新市民子女入学便有740人,如今这个数字上升到1795人,占比达63.9%。
考虑到新桥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前景,2010年,镇里专门做了一个教育布局整体规划,从次年开始历时3年分3期投入8000万元,按扩大占地面积、增加建筑面积、改造外观立面、局部拆旧建新、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校园环境等目标对中心小学进行扩容改造。
“原来中心小学这片既有小学又有幼儿园,我们就把幼儿园搬出这个区域,将小学扩大到能容纳72个教学班、3000名左右学生就读的规模。”王馥坦言,当时考虑,这个规模基本可以应对未来10年、15年甚至20年之内的新市民子女入学潮,但现实是,不到3年时间就用尽了5年的规划量。现在中心小学一年级已经有9个班了,而学校规模的“上限”是12个班。
压力归压力,王馥和镇里的班子成员还是有信心把新市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好。因为对新市民家庭来说,子女能否有好的教育环境,是他们选择扎根奋斗地域的重要条件;而对王馥他们来说,有了各级政府从政策到经费的支持,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