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很多小区都出现了这样的告示,要求一种在1993年购买的200元少年儿童
幸福安康保单去保险公司电子存档,有市民怀疑是否会遇到几十年老存单银行不承认的现象。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看到这种少年儿童幸福安康保单,有点像当年发行的国库券,纸质已经发黄,合同时间是1993年。保险公司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西安市分公司,背面则写着18岁以前看病报销比例和不同年龄投保,将来可以每月领取的退休
养老金额。
例如1岁投保的儿童,60岁退休时每月可以领120元;15岁投保的少年,60岁退休时每月可以领36元。这份保单只需一次200元缴清就生效了。12月3日,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新城支公司的工作人员说:“这次对保险单进行电子存档主要是因为时间太长了,有些人把保单保护得不好,几十年后怕看不清楚,所以还对保险单进行了过塑,电子存档后如果发生丢失可以补办。当年很多人没有电话或者搬家了,不知道这件事也没关系,只要保单到期清晰,依然有效。”
购买这种保险的张女士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二级技术工人工资每月才四十几元,在没有全社会少年儿童
医疗保险的过去,父母是攒了三个月的工资结余才买下这份保险,每当看到这份保单就想起当年家人生活的不易以及对自己的那份浓浓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