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一天成为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日。深圳,这个在南海边一个“圈”几乎从零开始,按照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指示“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迈出了朝气蓬勃的脚步,以踏踏实实的表现征服了世界的目光,“深圳速度”成为了新时期建设的标杆。
深圳卫生事业同样从1980年正式迈开了发展的脚步,这一年深圳市卫生局正式成立。此前的宝安县全县只有医疗卫生机构62家,病床597张,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千人。经历了举步维艰的起步阶段、全面提升的腾飞阶段、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和协调发展的黄金阶段,2009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2621家,床位总数21040张,卫生技术人员近5万人。深圳卫生事业的发展如同深圳的城市化进程一样,实现的是跨越式、几何级的发展。
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卫生事业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特区成立之初,这个过去只容纳了不到3万人的边陲小镇似乎一夜间“热闹”了起来,百万建设大军南下参与特区建设。有人就会生病,特别是在这个潮湿多雨、蚊虫肆虐的亚热带地方,“南头蚊子大如斗”,特区初期的建设者们都经历过那个疟疾流行的时期。
缺医少药、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防病难……一系列卫生问题凸显,仅有的1家县级医院和20多家的乡镇卫生院早已无法满足特区建设者的医疗卫生需求。
1982年,市卫生局首次制定了深圳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发展规划,为20世纪后20年的全市卫生服务网络作出了谋划。采取外引内联的方法,一方面吸引外地医疗技术来深落户,另一方面在大力大战公立医疗机构的同时,正确引导社会办医,截至2008年底,社会办医疗机构总数占全市的71%、床位数占全市的20%、年诊疗量占全市的24%、年住院量占全市的16%;成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网络,我市卫生事业近年来以“一大一小”为核心发展战略。抓好市级重点医疗项目的建设,特别是向宝安、龙岗两个相对落后区域倾斜。“十一五”期间,我市投资计划近200亿元,立项新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10家三级医院,对现有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实施改扩建。同时,在全市建设了634家社康中心,基本实现了“一社区一社康”,实现了“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的合理规划。
医卫体制改革深圳先行先试,数量是市民看上病的保证,质量是市民看好病的关键。深圳卫生事业在铺摊子的同时,也注意提升质量。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市各医院内外科相继成立二级专科,标志着深圳医疗技术从诊治一般常见疾病向专病专科治疗发展。1994年,市人民医院创建成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随后,市中医院也成功创建为“三甲”及国家示范中医医院,标志着深圳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