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市政府发布《深圳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提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8个方面的改革措施,成为全国城镇医疗制度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先进代表。
2010年初,深圳“医改”又将起步。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新医改目标分为两大步,从健全架构向内涵提升转变,要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作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深圳,在“棘手”的医改方面将先行先试,将比国家医改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前5年完成。
控制“两费”增长减轻群众负担,“大小”两级医疗机构保证了市民小病可以在家门口求医问诊,大病可以到医院救治手术,市民看病难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如何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深圳也下了大力气。
位于景田岁宝百货侧的景田社康中心门口挂着一块大牌子,“到社康中心看病可以享受30%的优惠”。2007年起,我市福田、盐田两区开始推行社康中心药品“零差率”试点,使社康中心成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平台。
我市通过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为到社康中心就医的综合医疗保险参保居民提供药品“7折”优惠,有效引导市民合理利用卫生资源。2008年,全市38%的诊疗量是由社康中心完成的,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卫生部门只用11.5%的人力资源就解决了市民的小伤小病问题。
在福永一家电子厂工作的湖南小伙张小光参加了农民工医保,每个月只需交4元,就能享受平均70%的就诊报销比例。“过去感冒发烧都是自己扛着或者顺便买点药对付过去,现在有了医保卡,可以到附近的社康打针吃药,基本花不了几个钱。”
2007年9月,我市开始推行的少儿医保,家长只需要每年支付75元,就可以让入园入校少年儿童获得较好的医疗服务保障,年度最高支付限额20万元,报销比例全国最高。少儿医保将广大劳务工子女也纳入其中,使深圳医疗保险基本覆盖了各个职业、年龄段的居民。目前,在深圳,参加综合医保、住院医保、少儿医保和农民工医保的总人数已超过904万。
市政府不断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投入。2008年,全市卫生事业总投入28.13亿元,人均卫生事业费323.6元,分别比2004年增加139%、62%。2008年,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3.16%;医疗机构收入中来自财政补助的收入占18.3%。从2006年起,卫生部门对全市公立医院实施控制“两费”(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和平均住院人次费用)增长责任制,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使得我市“两费”连续5年保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最低水平。
数字2009,一、据初步统计,2009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237.27/10万(全国274.1/10万);人均期望寿命78岁。全市婴儿死亡率为4.04%。(全国14.9%。);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17/10万(全国2008年为34.2/10万),较2004年项目启动初期同比下降了65%,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连续四年控制在1%。以下。急救车平均出车时间不足1分钟。这些公共卫生服务指标排在全国大中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