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盘算着花多少钱可以培养一个孩子,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怎样的一个人?孩子未来的人生路,很大程度是由父母帮他起步、帮他确定的。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增强孩子未来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比留给他多少财富还要重要。
许多发达国家很早就把财商列为大学、中学甚至幼儿就开始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而在我们国家,财商和理财,真正开始涉及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孩子很多生活习惯和特质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养成的,很多潜能也是从这段时间逐渐形成。所以理财,也应该从2-3岁开始逐步开展。
2-3岁的孩子,虽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金钱,但是,他们对任何事都非常感兴趣,开始对身边有了初步的意识,开始模仿大人。大人对周围世界和金钱的态度,潜移默化的也开始影响着孩子。孩子在观察模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概念。家长从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灌输一些关于“钱”的知识了。
从买卖游戏灌输“钱”的角色
三岁半的童童,正开心的和爸爸玩着游戏。他手里拿着几本漫画书,口里高叫着,“谁要买书呀,这里有很多好看的书呀!”爸爸举手说,“我要。”童童就会停下来说,“好,你要哪本书?”
“上面那本,多少钱?”童童有模有样的打开第一页,说“我看看……这本有点贵哦,要20块。”童童马上做出了判断。于是爸爸说道:“太贵了,可不可以便宜点呀?”“不可以的。”童童认真的说。“太贵了。我还要想想买不买。”于是童童会想想说,“那就8块钱吧”。于是爸爸用手比划着拿钱的动作,“给你10块钱。”,童童也同样比划着接过来,然后伸出10个手指,数了数,嘴里喃喃自语:“10块钱,我要收8块钱,那还得给你2块钱。”回过头在爸爸手里点了两下。爸爸假装用手接过来,说了声:“谢谢。”
认识钱币,认识钱的价值
童童虽然只有三岁半,身为理财师的爸爸,从童童2岁半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他的财商了。
小朋友都喜欢坐店铺门口的摇摇车,童童的父母就利用这个时候,开始教童童认识钱。比如教童童认识一元硬币,可以用来坐摇摇车,其他的东西就不能拿来坐摇摇车。等童童认识硬币的重要性后,就可以把硬币作为偶尔的奖品,在童童表现不错的时候,奖励一下。
童童自然非常珍惜它,甚至把这个硬币拿在手上,轻易不肯放手,就算奶奶说帮他保管都不可以,等再去坐摇摇车的时候,还会非常自豪向周围的阿姨或者小朋友等炫耀这是他自己的硬币。
在平日的财商教育中,可以多利用孩子喜欢模仿大人的特点。这需要父母尽量配合孩子,让孩子尝试着像大人一样在平日常去的店铺或超市里买东西,有目的性的引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
简单判断钱的大小
3岁的童童,虽然会从1数到100,但分不清楚到底哪个大,往往在卖书游戏中,开始叫卖三块钱的书,爸爸要求减价,童童就会答应说:“好吧,那就少卖些,八块。”有时候说卖二十块钱的书,可以一下子减到只要一块钱。
分不清楚大小,对于3岁孩子来说是正常的,父母就需要耐心的教导。慢慢教孩子知道不同的书,价钱的不同,比如他喜欢的书或者厚的书,可以卖贵些,不喜欢的书或者薄的书,就可以卖便宜些。
在孩子4岁之前,教会孩子认识硬币就可以了,暂时还不需要涉及比较复杂的不同面额的纸币,这也是出于卫生原因,孩子有时候喜欢把手或者其他东西放在嘴里。在交给孩子钱币时当然也要教育孩子不可以吞食。
4岁开始,父母就可以针对钱和孩子谈心,正式教育他们金钱的来源和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