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宽进宽出,政策是为了老百姓的基本保障,只要家里有一个人参保,我们都给予发放。”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舒生介绍。
杨舒生介绍说,为了推动新农保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淮南市及凤台县都先后出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淮南市的新农保试行办法较国家和安徽省政策体现了“三个较高、一个扩大”等特点: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高于国家规定每月55元的标准,地方政府每年80元的补贴高于国家规定每年30元的标准,缴费超过15年每月就能增加基础养老金2元,高于安徽省规定基础养老金加发1%的标准;将享受特殊政策的群体由原来的农村重度残疾人,扩充至农村低保户、计划生育相关群体及退伍士兵等。“政策最大的亮点是在国家和省新农保政策没有规定的基础上,为70岁、80岁、90岁老年人设置了每月10元、20元、40元的高龄津贴。”
肥西县人社局副局长张宗元告诉记者,肥西进入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后,通过设立服务窗口、开通咨询热线、发放明白卡等方法,有效营造了人人知政策的良好氛围。为了提高村一级推动新农保的积极性,肥西县规定县财政再投入近1000万元对实施较好的村子进行奖补。同时增加了基础养老金标准,在中央财政安排的55元基础上,由县财政增加5元,并建立待遇调整机制,基础养老金标准将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予以调整。
③外出打工群体成参保“真空”
一些农民有顾虑:“东西价格涨这么快,交了多年保费后,几十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还能抵用吗?”
采访中记者发现,农村未参保人员大部分都是举家在外打工者。这一群体由于其流动性较强,加上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人手严重不足,使得政策宣传、信息送达都成问题,成为新农保参保部分的“真空”地带。
记者电话采访了丁集乡依沟村村民陈富根,老陈和妻子丁凤一直在福建打工,妻子打工的企业为其办理了养老保险,老陈对于“新农保”一直持观望态度,“标准咋就跟城里差这么多呢?”老陈坦言现在还没下定决心,如果将来需要办理新农保,就把钱一下子补交齐。
“东西价格涨这么快,交了多年保费后,几十块钱的基础养老金还能抵用吗?”采访中,不少农民表达了跟陈富根一样的忧虑。凤台县丁集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所长詹永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当地农村,85%的单独生活的老两口基本花销在350元左右,也就是一天10元钱,一个人一个月要150元以上,如果没有其他收入情况下,60元的养老金实在不多。詹永军介绍说,现行规定对新农保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不够明确,只提到“按经济社会发展及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标准”,可保值增值的额度却没有明确。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作为安徽全省统一的新农保网络系统存在漏洞,数据交换反馈慢,同时地方政府制定的带有含金量的惠民措施由于操作系统模版问题而无法实现。例如在淮南市及凤台县新农保试点办法中都提出的“70岁、80岁、90岁老年人设置每月10元、20元、40元的高龄津贴。参保人死亡的,农保经办机构一次性支付 500元的丧葬费”等惠民政策无法通过统一模版系统上报,银行也就无法把钱发给农户。
张宗元认为,目前,新农保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没有一位在编的专职工作人员,人手不足将来对于新农保的信息认证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在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一个人要面对上万人的信息量。如果能够实现民政、公安等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就能有效规避冒领养老保险金的风险。”
“一项好政策,需要在尝试中不断去完善,唯有让其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好政策才能让老百姓放心、让基层干部舒心。”杨舒生如是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