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行严格限购令的城市,购房者的购房资格要么与户籍挂钩,要么与社保纳税记录挂钩,非本地户籍者想要购房的话,基本上只能依靠在社保纳税记录上做文章了,毕竟购买户籍的难度比补交纳税记录的难度大得多。在号称“史上最严限购”的北京地区,有个较大的房产中介公司因为帮助购房者暗中操作社保记录获得购房资格,被住建委查处,最终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有这一事件的教训,房产中介虽然还在操作这样一些补交社保纳税记录的事情,但是已经纷纷转入地下,活动更为隐蔽。
最近一段时间,房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松动迹象,购房者的需求又开始了缓慢的释放,尤其是一些城市里的外地户籍人口,也开始准备进入楼市购房了。对于城市里的外来人口来说,房子似乎就是立足的标志,没有房子,就好像无根的漂一族,永远也不能真正的融入到这个城市的发展当中。对于这些人来说,在购房的问题上,经济是一个问题,但是户籍更是一个大问题,户籍如果解决不了,那就只能从社保纳税记录方面来想办法。若是想从这个方面想办法,只能依靠房产中介来私底下暗箱操作,除了补交那部分的社保资金税收之外,还要支付好几万的服务费,但是这个东西既无正规合同,也无法律保障,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因为这是政府严查的领域,一旦办不成,购房者的资金就很容易打了水漂。除非是房产中介能够帮助承担一半以上的风险,并且签订一个私底下的合同,这样的话,才能够把资金交给他们去办理,但是也要做好房财两空的准备。
其实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花费十几万来购买一个购房资格,不一定划算。首先,限购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按照比较坏的情况去估算,也不会超过五年以上。限购政策作为一种行政政策,其诞生本就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必然不会长久坚持实施下去,结束的时间指日可待。其次,就算按照租房来算,即使在北京地区,四万元一年的话,还是足可以租住一套北三环左右的小两居,如果按照十几万的标准去算的话,能够租住三四年,说不定到时候房价降了,限购令也取消了。从经济的角度来讲,租房过渡是个既现实又经济的做法,值得一试。与其将十几万用去购买风险性很大的购房资格,还不如采取这种方式来延缓处理。
作为一种灰色的操作地带,通过购房社保和纳税记录去获得购房资格,对于购房者来说的确风险太大,很容易落得“房财两空”的境地。倒是租房这种方式,反而可以从一定角度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