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时间,A股市场再次经历一番大跌的洗礼。从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算起,沪深两地A股市场最大跌幅超过16%。
是谁打响了做空A股的第一枪?谁又在不断做空中国股市?
《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为首的“国字头”资金,早在下跌前夜已提前出逃。而在下跌过程中,保险资金和公募基金争相“跑路”又导致了A股快速下跌。
社保逃顶放信号
“前段时间我们还都比较乐观,但现在逐渐变得悲观起来。”早在3月中旬,一位做社保基金投资组合的基金经理和《中国经营报》记者聊天时说,房价的过快上涨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他们对于经济的结构调整逐渐产生担忧。
3月22日,《中国经营报》B1~B3版重磅推出专题报道《股市再临十字路口》,其中《“虎头”“斧头”股市走向哪一头》一文提出明确警告:预期中的“虎头行情”有可能转为“斧头行情”。之后几天,A股小幅下跌又再次冲顶,但终究选择了后来的大跌。
西南证券分析师张刚统计发现,2010年第一季度末,社保基金理事会及旗下24只投资组合,出现在263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合计持股市值296。85亿元。与2009年四季度的338。43亿元相比,减少了41。58%,减仓幅度为12。29%。即使考虑到同期上证综指下跌5。13%造成的缩水,减仓幅度仍然达到7%。
7%的增减仓幅度虽然不大,但出现在号称“只能赚不能赔”的社保基金上,则通常被认为是“政策顶”的迹象。
除了通过一季报流通股股东名单上得出的仓位变化数据外,社保基金在香港H股上的减持行动也被市场理解为明确的“做空”信号。4月13日社保基金减持中国银行3000万股H股,持有H股比例由14。03%降至13。99%;4月14日减持工商银行1530万股H股,持有H股比例由19。01%减至18。99%。
“大小非”也在不断减持。据统计,仅在2010年3月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限售股减持市值就达42。98亿元。
此外,Wind数据显示,信息比较灵敏的券商集合理财一季度合计持股市值变化为62。13亿元,占其总市值的20%左右。而且一季度,券商集合理财整体赎回基金规模也达百亿元。
保险提前减仓一成
5年前才被管理层批准可直接投资股市的保险公司是除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之外,入市规模最大的另一类机构。
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3月31日,国内保险机构共337次出现在上市公司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上,持股市值合计约790亿元,与2009年底的928亿元相比,减少了138亿元。考虑到同期大盘出现5%的跌幅,实际减仓金额约为92亿元,总体减仓幅度为10%左右。
按照Wind资讯的统计,保险资金中减仓幅度最大的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其一季度持股市值减少109。42亿元,占其总持股市值的约20%。其次是泰康人寿公司减少了12。27亿元,占其总市值的约30%;太平人寿保险公司减少了3亿元,占其总市值的70%。
中国人寿一季报显示,截至2010年3月31日,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42。23亿元,较2009年年底减少49亿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852亿元,较2009年年底的5175亿元减少277亿元。
“一季度我们确实减少了股票的投资。”中国人寿的一位内部人士也这样告诉记者。
“公司的股票投资主要是放在上面两个会计科目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预计短期内要出售的资产,比如股票、基金和债券,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一些股权投资、财务投资和短期内不打算出售的资产。其实,有一部分股票投资也是放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这样做主要是出于会计上的考虑,可以避免股价下跌时被计入投资损失。”该人士解释道。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