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刷卡消费,突然接到银行发来的短信称消费了6万元,报警后方知自己的银行卡被人“克隆”了。安全性正在成为磁条卡发展无法绕过的巨大障碍。
在监管部门的主导下,一场银行卡换芯运动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央行要求,商业银行要在2015年全面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交通银行5.07+0.081.60%
农业银行2.76+0.020.73%
中国银行3.07+0.010.33%
工商银行4.45+0.010.23%
东信和平13.56-0.39-2.80%
发行功能强大,安全性、加密程度更高的IC芯片卡来全面替代目前通行的磁条卡。来自银行方面的信息是,随着时间的临近,银行正在加速运作IC芯片卡的推广。
不安全的“芯”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电脑上输入“如何克隆银行卡”等字眼,网页上立即跳出相关词条,上面公然写着:“9800元,专业银行卡复制器,目前仍然可以成功破解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各行银行卡。”
通过该网站购买采集器、读卡器,对方还会提供教授视频,一个普通人可以很快掌握复制技术。如果用自己的卡进行克隆,一张卡片克隆出来只要几秒钟。
“在目前的全球信用卡市场上,磁条卡还是主角。”业内人士表示,而在银行卡的使用过程中,磁条信息非常容易被窃取,一些犯罪分子经常会使用一些“白卡”来克隆银行卡——即将磁条信息写入“没有卡号、磁条信息、发卡日期”等的空白卡,然后一张克隆卡就完成了。
“白卡的售价在8元至10元之间,磁条信息最便宜的只要30美元左右。”业内人士指出,境外存在着不少出售磁条信息的非法网站,他们根据各个国家的信用额度高低来收取不同的费用。
“克隆”银行卡让金融消费的风险大增,银行方面确实也存在很多的无奈。受到自身局限,磁条介质存储量和加密技术都无法有所突破,金融案件风险正在呈现放大趋势。“正是基于磁条卡安全性上的种种弊端,银行正在研究推广反仿制伪冒功能更强大的IC卡。”某银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投入巨大
2011年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迁移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央行人士表示,央行早已经定下银行卡换芯的时间表。2011年6月底前,工、农、中、建、交和招商、邮储银行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3年1月1日起,全国性商业银行均应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合作行业领域,商业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为结算账户的银行卡均应为金融IC卡。
但是据银行内部人士透露,银行方面一直是“磨磨唧唧”,“磁条卡的安全性方面的隐患银行心知肚明,但是“换芯”所需要投入的大量费用也是银行方面必须考虑的”。
中行人士表示,“我们现在只在部分私人银行的高端卡上实现了磁条卡向IC卡的转换。比如,目前中行的全球通白金IC卡已经在推广使用IC信用卡,全国这类客户大约在40万人。”
银行人士指出,现在仍旧是磁条卡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推广IC芯片卡银行需要承担昂贵的换代费用,一个区域的预算大约有6000万-7000万元,主要包括线路改造、平台搭建、机器换代。
“尤其是目前的ATM机主要是以磁条卡为介质读取信息,如果换成芯片卡的话,很多ATM机器需要升级改造甚至全面更换。”
据业内人士初步估算,全面换芯,银行需要额外支付的成本可能要超过千亿元。“所以,即使看到了磁条卡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等缺点,但是很多银行仍旧是迟迟不愿意推广IC芯片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