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北京保险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截至2011年12月底,北京健康险信息平台有56家产、寿险公司向信息平台上传保单1万余件,涉及被保险人近百万人次,理赔信息近15万人次。有关人士表示,今年北京健康险信息平台将初步实现健康险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尽早与“社会保障卡”系统对接,实现快速主动理赔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实时赔付奠定基础。
北京健康险信息平台于2011年4月完成初步建设,是集各保险公司健康险承保、保全、理赔等数据收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风险管控、快速理赔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地区行业性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
据悉,目前北京健康险信息平台上传的险种还仅限于团险,险种主要包括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综合医疗保险。北京保险业已经启动了健康险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工作。按照工作方案要求,截至2012年6月,将实现健康险全险种覆盖和数据录入标准化。同时开发统计分析功能,对健康险的投保人、投保单位、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分别实现承保、保全、理赔等方面的统计分析,并据此编制疾病发生率和损失率表,支持保险公司实现客户细分和针对性地设计个性化产品,系统提升保险公司服务社会公众的意识和能力。
众所周知,健康险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基础数据。寿险有自己的生命表,而健康险对精算技术要求更高,但国内却还没有一张统一、科学的发病率表和医疗费用表。目前健康险行业的数据都是来自再保公司或国外,这显然不适合健康险发展的客观要求。这种情形下,需要各家经营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在收集基础数据上下更大的工夫。积累了充足数据之后,对数据要进行统计分析。这并不是哪一家保险公司可以做到的。健康险信息平台担负着这样的重任。
据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下一阶段,平台会根据已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职业的人群门诊发生率、住院发生率、门诊平均就诊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等的指标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疾病发生概率及费用损失概率等,为未来健康险产品的开发提供基础,为保险公司的运营提供风险预警。
除了积累数据,健康险平台的另一项重要作用就是帮助监管部门建立行业标准。健康险是管理型险种,产寿险公司都可以经营,各公司发展参差不齐,且大都各自为政。健康险平台通过行业对诊疗信息、用药信息等信息的整合,使监管部门更加清晰地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行业规范,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以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2012年,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决定推进健康险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寿险是完成健康险信息平台二期建设工作,初步实现健康险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尽早与“社会保障卡”系统对接,实现快速主动理赔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实时赔付奠定基础;二是建立健康险经营标准。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