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
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的争论,让人们对退休后能否按时足额领到“养命钱”产生一些担忧。那么我国
社保资金究竟是否安全?
审计署8月2日发布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结果显示,2011年,18项社会保障资金共计收入28402。05亿元,支出21100。17亿元,年末累计结余31118。5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12。79%、299。78%和435。24%。
审计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资金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总体安全完整,基金运行平稳规范,有效保证了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支付。
近几年来,我国社保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一个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为改革深化、体制转轨和社会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发挥了“助推器”、“减震器”、“稳定器”和“安全网”等作用。
社保资金快速积累的同时,如何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备受关注。审计报告指出,从
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形态分布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形式分别占38。44%、58。01%和3。55%。由此可以看出,社保资金的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资金主要放在了金融机构。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来临,业内人士指出,下一步如何在确保社保资金安全的同时,探索多元化渠道实现养老金的增值亟待提上日程。
虽然我国建成了一个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网络,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间不长,相关制度尚处于推进和完善过程中,社会保障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违纪违规问题,制度执行和业务管理还不够严格。
据悉,当前仍存在部分地区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业务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人群相关保障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行业和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仍封闭运行、部分省份企业职工基本
养老保险尚未完全实现省级统筹、业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得到整改,一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整改。
此外,还存在的一些机制性问题亟待进一步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民主法治的推进,人口流动规模不断扩大,相关制度衔接不够和分散、交叉等缺陷逐渐显露。
部分险种间尚未完全实现有效衔接。目前,社会保险各项制度是分人群设计的,相互间尚未制定明确的衔接办法,即便同一险种各地执行的政策也有差异,从而造成重复参保和转移接续困难问题。各地实行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全统一。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专家建议,今后,要在强化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规。制定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衔接办法,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不同险种间、基本
医疗保险不同险种间的衔接办法,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提高制度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尽快实现部分险种之间的有效衔接,消除各地保障政策存在的较大差异,建立全社会统筹的共济机制。为此,必须建立现代预算体系,将资金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并实施全程监控,切实解决个别地区和单位存在的问题。
此前曾出现的农民工“退保”的事件也告诉我们,针对当前人口流动性大的特点,下一步也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切实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