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全国各地社保查询 > 正文
 
拱墅区社保区:“互动式”衔接,助力提升企业发展软环境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搭“平台”,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新引擎”。构建“政策引才,项目聚才,资金助才”引培模式,借力“相约运河·智汇拱墅”人才交流大会辐射效应,大力实施拱墅区“5100”人才培养计划,全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政府有扶持,我们也有干劲,但是空有好项目,有时就是招不来“金凤凰””——吴经理(拱墅区一家新兴信息技术企业经理人)

  “用工荒,招工难,需求一大把,没有人来干。”

  ——崔经理(拱墅区一家以加工外贸服装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经理人)

  “平时大家和和睦睦,一旦有了劳资纠纷,我们企业往往很被动,要么翻开厚厚的法律文书找规范,要么按照劳动者的意愿草草处理。”

  ——张小姐(拱墅区一家房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我家住半山街道杭刚北苑校区,家里儿女平时上班很忙,又不在一块住,每当老伴生病,医保费用报销都要跑到区行政服务中心医保办理大厅,距离十几公里,给我们这些行动不便的人带来很多不便”

  ——孙奶奶(半山街道普通居民)

  “来杭州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临近年关,却因为一起事故遭受了工伤,仅医药费就花费好几千元,现在也被承包方解聘了,医药费报销仍然没有着落。

  ——周师傅(外来务工者)

  大家的三言两语折射出了企业的迫切需求和基层群众的“心里话”。近期,拱墅区人力社保局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三转一争”专题活动部署,通过大讨论、大对标、大调研、大对接等方式,集中查找企业与群众需求迫切,问题与矛盾相对集中,作风与方法亟需改善的民生保障工作重点环节中存在的“薄弱点”和“改进点”,以问题建议“项目化”落实为支撑,用实际行动抒写贯彻市委市政府“三转一争”专题活动生动实践。

  “互动式”衔接,助力提升企业发展软环境

  搭“平台”,为企业创新升级提供“新引擎”。构建“政策引才,项目聚才,资金助才”引培模式,借力“相约运河·智汇拱墅”人才交流大会辐射效应,大力实施拱墅区“5100”人才培养计划,全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人才项目引领促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企业人才引进、成长、发展的“大数据”信息平台,整合职业技能鉴定、高层次人才评审,人才政策发布、创业帮扶等资源,面向企业着力打造拱墅人才服务综合平台。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专项调研,编制企业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库。筹建拱墅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力争集聚30家规模以上人力资源公司。筹备建设3至5个契合拱墅产业发展格局的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强化企业技能人才培养。

  组“网络”,为企业个性化服务设置“点菜单”。打造网上招聘“菜单式”服务。整合梳理杭州北部人才市场和全区10家街道公共职介所就业信息供给资源,按照技工、建筑、设计、文创、管理、经贸等对就业人员信息进行梳理归总,编制就业信息电子台账。通过拱墅人才网、杭州运河人才信息网、拱墅企业人才服务QQ群等渠道将求职者信息直接面向全区近900家企业进行推介,有效解决企业招工难题。搭建技能培训“菜单式”平台。结合企业紧缺人才市场需求和求职者职业技能提升意愿,专门举办网上创业、维修电工、焊工、餐饮服务、汽车美容等紧缺工种技能培训。定期举办“技能大练兵”活动,为企业搭建岗位技能竞技平台。

  优“机制”,实现企业行政审批与政策送达“一站式”。推行审批服务“一站式”。集中清理企业行政审批网上申报事项,更新阳光政务办事大厅审批互动模块,强化职责梳理,将503项行政权力职责事项减少至101项。开展窗口服务流程优化再造,开通QQ、微信订阅号在线预约功能,实行“线上线下”同步审核,为企业提供受理、办理、制证等的“一站式”审批服务。政策“菜篮”“送上门”。建立劳务派遣审批和特殊工时审批在线互动平台,主动为企业答疑解惑。编制涵盖全区312家企业的行政事项申报企业“电子台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统一发送服务办事信息。举办辖区内企业人力社保政策现场宣讲会,邀请专家到会授课,现场解疑释惑,争议调解“在一线”。在企业相对集中的科技园区成立拱墅区首家劳动人事争议派出庭,完善区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派出庭沟通衔接机制,发挥在企业一线纠纷调解功能。

  “零距离”服务,提高基层群众满意度

  “邻家式”医保“进社区”。创新推出“邻家式”医保管理服务模式,打造医保“1+10+X”服务平台,组建由35名医保业务骨干组成的“医保服务经理人”管理团队,开通“拱墅医保在线”微信公共订阅号,建立了涵盖全区10个街道和3个试点社区共计13个医保服务网点,逐步构建邻家医保经办圈、信息圈和服务圈。累计开展医保服务进社区定点服务活动62场,为1459名持“三证”人员办理信息登记,审核发放医疗救助金38.66万元。

  直通车审批“入家门”。启动病退群众退休审批服务“直通车”,提供电话或网上预约、上门审批或约定时间办理服务,加快半山街道、康桥街道“五心级”退休审批上门服务试点,建立病退群众退休手续办理定期跟踪反馈协调机制,累计为106位病退群众提供了上门审批服务。开通企退人员管理服务“直通车”,推出上门政策宣传、上门慰问、上门体检“三上门”服务。截止目前“直通车”共慰问住院退休老人12254人,慰问金额118.75万元;慰问生活困难退休老人845人,慰问金额40.38万元;为360名退休老人提供上门体检服务。

  五星级法援“在身边”。打造全天候、“开放式”劳动争议调解法律援助站,推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一体化服务”的“四个一”五星级法律援助服务模式,实施律师驻点案件受理首问负责制、重大疑难案件全程跟踪服务制、限时办结制、服务评议制、投诉处理制等“六位一体”服务方式,把好法律援助资格审核关,法律援助律师指派关,法律援助工作监督关等“三个关口”。充分发挥司法人民调解及公安等相关部门的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劳动争议调解能力。继续加快提升“兼职仲裁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来源:“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