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职业病高发病率与职业病患者工作的高强度分不开。患者平均每天工作9.7小时,26%的患者每天工作时间甚至达到12小时及以上,这种密集的与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使得职业病爆发的时间越来越提前。
在职业病患者中80%为男性,这主要是因为职业病第一大类的最主要来源是煤矿业,而从事煤矿开采的主要为男性。患者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初中及以下的占大多数。同时,患者绝大多数为农民工,缺乏卫生生产的知识和法律意识。
调查还暴露出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劳动防护检查情况的缺位。调查数据显示,在153份有效调查数据中,政府部门进行过检查的单位只占到53%;仅有23%的职业病工人所在的单位设置有一些职业病防护设施,例如粉尘工作环境中有防尘洒水设施等;
只有占12.4%的职业病工人所在单位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调研显示,采煤一线的劳动保护用品严重缺乏。很多煤矿把黑口罩当成是唯一救命法宝,这远远不够。”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说,“基层的职业病防治的监管机构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职业病防治现状堪忧。监管缺位导致的劳动防护培训缺位与劳动者防护意识严重不足,是职业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职业病诊断的监管主体未在法律上明确
一纸职业病诊断书,是职业病患者获赔的全部希望所在。然而,现实中患者却需要花费较大力气,才能获得诊断证明。
职业病诊断机构太少,是患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虽然按照规定医疗机构可以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相关资格,但现实中,职业病诊断大多依赖各地专门设立的职业病防治所。而防治所往往只在地级市设立,导致患者们要长途奔波进行诊断。
对于患者来说,最难的不是跑路,而是凑足诊断材料。要申请职业病诊断,首先要准备如下材料: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等。
对于患者来说,从单位手中获取自己职业病接触史的材料比较困难。很多单位不愿意提供相关材料,因为,一旦职业病获得认证,就意味着用人单位要承担赔偿责任。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