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到了执行程序就更难了。法院将该餐饮公司查封后,发现餐饮公司已经停业多日,仅仅剩下了一些餐具。查到餐饮公司的两个股东时,发现两个股东都已经将股份转让给别人。经过了近一年的执行程序,到了2011年底,在束秀清作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该案调解结案。
一个事实清楚、看似简单的工伤案件,经过了十个程序、历经三年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李强律师认为,关于工伤赔偿的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现行规定极易让一些不良企业钻空子,通过冗长的法律程序长期拖延赔偿。将职工拖得没"脾气"了,就可以以调解的名义少给职工赔偿。因此,目前关于工伤争议的法律法规存在不足,给一些不良企业留下了"空子",使得劳动者工伤维权案件易成"马拉松"。
劳务派遣成了"挡箭牌"
29岁的范庆波是泗水县人,今年春节后去了济宁一家煤矿打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范庆波被告知,他们由淄博市一家劳务公司派遣来煤矿打工,劳动合同要和这家劳务公司签订,并且属于劳务公司的人。范庆波没有多想,就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合同。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