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的毕彩连是浙江临海市一名环卫工人。10月20日早上,她清扫街道时被一辆面包车撞伤,目前已花掉治疗费7万元,欠了医院近两万元。按道理,在工作期间受伤应该算工伤,但当地环卫所除了事发后送来1万元钱,说这是出于人道主义救助,便不再过问,“我们去问,环卫所的领导说这不算工伤”。(据《钱江晚报》11月3日报道)
环卫所领导的说法虽然有些残酷,但依照目前的相关规定,毕彩连这种情况的确不算工伤。按照《
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才能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已过退休年龄的员工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按照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的规定,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应该退休……
这些规定环环相扣,落实到毕彩连这个普通环卫工人身上的结果便是:因为她年龄太大,所以环卫所无法为她购买工伤保险,因此她受伤后无法申报工伤,无法获得
工伤赔偿。
但从情理上讲,一个人因为工作而受伤,怎么就不应该算工伤?环卫工人干着最脏最累的活,拿着微薄的收入。年轻人不愿意干,愿意干的人很多都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而且,环卫工人屡屡成为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他们最需要工伤保险制度的庇护,可他们中的很多人偏偏与这一制度无缘,这是多么不合情、不合理、不公平的事。
这几年,延迟退休的话题一再被提及,并被提上国家议事日程。事实上,虽然相关政策尚未出台,但早就有很多中老年人“退而不休”,在各行各业从事着各种工作,这是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在这些人中,除了少数有专长的返聘人员,很多人都因为年龄问题享受不到正常的劳动待遇,各种权利经常被打折扣。毕彩连的遭遇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说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那么修改诸如工伤保险年龄限制等不合情理、不合时宜的规定,则更是大势所趋。一个人不管多大年纪,只要还在工作,他便是光荣的劳动者,理当平等享有劳动者应享的权利,而不应该被区别对待,尤其在政策、制度层面不应该厚此薄彼。这事关一个数量庞大群体的正当权益,事关我们如何应对“老龄化社会”,也事关社会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