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林业局皖峰林场原党支部书记席云龙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如果按照总局的混岗知青规定,这几批名单中的“混岗知青”95%都是假的。所谓知青,是“文革”时期“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他们到林场来时都是干部,有正式的工作,而大部分知青,也都在“文革”后期返城了。
迎春林业局1963年建局,1966年从皖峰镇招来一批青年,1967年从宝清县和亚布力、鸡西招来了一批青年,1971年从八面通林业局和海林林业局招来一批青年,1977年建立火柴厂又解决了一批青年的就业问题,1985年又连续招收了一批合同制工人,根本不存在知青没有工作的现象。
席云龙称,如今的混岗知青名单中,大部分人虚报了工龄和学历,而这里面还存在着一些根本没有在林业系统参加劳动的浑水摸鱼者,有些人甚至“林业局的活儿一天都没干”。
郑连玉给中国青年报记者出示的一份检举名单显示,不合条件的混岗知青达177人。很多人的真实身份是当地农民、外来包地的、做生意的。而真实学历则大多是小学,还有文盲。迎春林业局公布混岗知青的总数也不过200人。
迎春林业局副局长吴悠民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几批名单的确是迎春林业局的公示名单,十三四岁上班的确有点离谱、“不现实”,“不符合正常逻辑”,应该到劳资部门去核查,看有没有笔误,因为“傻子都能看出来有问题”。
吴悠民表示,劳资部门的人不在,没有办法核查。至于毕业学校,有些人有毕业证,而有些人年代久远,找不到毕业证,则让当地的学校开出证明。
办理假知青证和毕业证的人在迎春林业局门口公开叫卖
办上了混岗知青,只需要补交几千元的款项,60岁补缴700元,每小一岁多补缴600元,之后,每人每月就有800多元的养老金。
名单中有问题的混岗知青,要么没有学历,要么超龄,要么户口不合规定。为了能办上知青证,他们不惜花钱办假学历,去公安局改户口本上的年龄。
迎春林业局的杜朝金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出生于1945年,不是知青,也没有上过学。为了办理混岗知青,她花了700元从原知青办主任赵欣手里买到了一张假的知青证。
她说,办理混岗知青的人几乎都是买的假知青证,因为该局已经没有真正的知青。开始办理的时候一张知青证卖二三百元,后来水涨船高,变成六七百元一张,最后涨到上千元一张。
席云龙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完全按照文件来,没有几个人符合混岗知青标准,于是造假之风大兴。
席云龙说,办假证变成了一条龙,办理假知青证和毕业证的人在迎春林业局门口公开叫卖,刻假公章也有了市场。
办假知青证的人为了让假证呈现上世纪60年代的模样,还专门做旧,用当时的纸,符合那个年代的特征。还有林业局公证处为这些“混岗知青”做公证。
毕长虹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人为了纳入混岗知青,“小改大”、“大改小”,办假学历,再加上有些农民和其他单位的人为了纳入混岗知青而大量造假,这都涉嫌骗取天保工程社保款项。
混岗职工补助政策绕了大弯儿
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出现的假混岗知青骗保现象引起了真正混岗职工的强烈不满,其中暴露出来的,是森工系统在落实补助政策时出现的重大问题。
曾经的建设者生活贫困潦倒
据黑龙江《森林工业志》记载,截至上世纪80年代末,黑龙江省森工职工有499895人,集体经济职工有366106人。
东方红林业局贮木厂原厂长戴兴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黑龙江森工系统的职工主要来源是部队转业官兵。
当时的东北林区十分荒凉,为了稳定员工,除了让家属来到林区外,1959年国家在山东、河南等地还招募了一批女青年支边。1962年~1964年,因国家困难,随军家属和已婚的支边女青年强行办理了一次性退职手续。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