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26万个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他们分布广泛,人才密集,已经成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力量。
如果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事业单位改革如今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其间,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和试点细水长流般地延宕至今,但碍于种种原因,这一牵动几千万人神经的改革始终未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六项重点领域改革,其中包括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核心价值是一个"分"字
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委员在讨论中就此给出他的解读。
吴江认为,这反映出作为一个重点领域,本届政府已经就相关改革做好准备。就目前情况来看,主要任务还是清理摸底。此前统计说126万个单位,涉及3000万人,实际上肯定还不止这个数字,加上退休的1000万人,再加上编外人员也有将近1000万,也就是接近5000万人的规模。也正因此,所以才有必要在清理过程当中逐步进行分类。
"报告中谈了四个分,即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这些都是必要的,它反映出改革的难度和价值取向。但是核心还是价值取向问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分'字,我觉得事业单位改革要抓住'分'字,要分解事业单位这个概念。"吴江说。
吴江认为,"事业单位"这个概念目前较为混乱,它其实就是公益事业法人,但现在这里面已经过于庞杂。要理清这个概念,需要首先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对关系问题,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最大。从1993年提出事业单位改革以来,可以说走了十几年的弯路,说到底就是甩包袱,就是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这段弯路的教训是深刻而沉痛的,事业单位丢掉了"公"字,丧失了它的公共性。教育、卫生、科技都走了这样一条弯路。
"现在要往回拉,说到底还是一个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哪些可以走向市场,哪些不能走向市场。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不是它唯一的属性,最重要的,它还要维护国家的管理职能。"吴江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