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社保基金收支状况并不一致。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的说法,从长远来讲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养老,所以其本质主要是养老资金。那么就以养老基金为例,全国也是千差万别。上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压力比较大,去年3月就曾爆出上海社保金亏空;深圳等新兴城市压力较轻,因为年轻人多,意味着养老金缴纳的人多,领取的人少。而从全国范围来看,韩永江向本报记者透露,现在基本上能保持平衡,略有结余。但他同时也不无担忧地表示,目前中国尚处于人口红利期,按照预期理应是“收明显大于支”,所以,目前的“收支基本平衡”反而是有问题的。
这也促使财政不得不往里拨付,给与补助。实际上,近年来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助一直在增加。据财政部统计,“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五项社保基金的补助达7219亿元,年均增长19%。其中,中央财政补助6138亿元,占85%,年均增长20%。韩永江认为,财政投入的不断增加是一种趋势。这其中,一方面有国家财力提升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原先测算体系的不足,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需要更新一套与现状相符合。且能及时反映出变化的可持续测算体系。或许,这是比寻觅社保基金增值途径更本源的解决之道。
我们可以从日本身上学到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吕学静曾留学日本学习社会保障,对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较深入研究。她为本报记者提供了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几点经验:
一、覆盖所有国民的养老、医疗和老年护理保险体制
前两者我国目前正在建立,但在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方面还是空白。而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老年人都面临日后的生活和照料问题。这些费用该如何支付?建立中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十分必要。
日本现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是通过社会保险模式,实现了个人与政府共同承担义务的普惠制服务;二是护理保险制度将老年护理内容从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中剥离,减轻了医疗费用造成的财政负担;三是形成社会团体和企业进入养老护理行业的良性竞争机制;四是构建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服务体系;五是强调居家护理和社区照顾的作用;六是建设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国内如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有相关实践,但仅构成制度雏形,今后可以积极探索,逐步完善进而推出中国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