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患淋巴癌,狮子山区西湖镇联复村村民晓亮(化名)从2012年开始入院治疗。按照以往新农合政策,晓亮每年能享受的最高报销额度是20万元。今年5月,我市实行了城乡居民医保并轨政策,同时配套出台了《铜陵市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晓亮在基本医疗报销11.5万元的基础上又享受了大病报销16.5万元,成为并轨以来享受报销额度最高的参保人员,比以往实行的新农合政策多报销8万元,给家庭减轻了不少负担。
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并轨是2013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亮点之一。从2013年5月1日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并轨,打破了原先城乡居民受户籍限制和部门分别经办管理的格局,出台《铜陵市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暂行办法》、《铜陵市基本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补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办法,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缴费、待遇、信息系统和经办流程“五统一”。这项政策的并轨和平稳运行受到省人社厅的高度评价,赞扬我市城乡居民医保的高水平运行管理在全国都不多见,为全省下一步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作为全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第一批试点城市,我市按省人社厅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目前已与省直、六安、芜湖等地实现了异地联网结算;与此同时,还积极与安庆相关机构对接,解决了安铜办、安庆铜矿转诊转院结算存在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2013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群众受益。截至10月底,我市参加城镇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25.03万、20.17万、47.27万、17.52万、21.81万、16.62万人,超出省人社厅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我市还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妥善处理了普济圩农场、有色公司职工医疗保险纳入市级统筹的遗留问题;细化、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关政策,及时准确地完成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标工作,调整后人均月增加147元,人均月养老金水平达到1574元;将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金标准最高位从230元提高到260元;出台了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费用趸缴暂行办法,目前已完成了30多家单位的费用测算,涉及老工伤人员4300余人共计5900余万元;生育保险覆盖面已扩大到城镇非职工居民;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每月676元。
作为2013年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市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和扩面征缴持续推进。顺利完成了金保工程硬件系统升级、城乡居民医疗系统上线使用,启动了全省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平台软件改造工作。截至目前,我市社保“一卡通”个人信息采集量已达24.95万人,制成新卡46075张,已发卡9143张,社保卡申领工作步入常态化,工作重点转到发卡进度推进、启用激活及使用维护工作阶段。强化征缴监察措施,推进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参加社会保险,实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百日行动”,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同时,作为社保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我市社保基金监管制度不断完善。2013年,我市改进了社保基金监管方式,依法对基金预决算、基金征缴和支出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严禁挤占挪用基金的现象。前三季度,共清理各项保险欠费3200万元,其中,清理养老保险欠费2900万元;通过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资格认证工作,全市共追回已死亡但未及时申报的多享受养老待遇金额107万余元,查证87人重复享受待遇30余万元。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确保了社保基金账户的安全,保证了社会保障功能顺利有效运转,确保了参保人员待遇享受的公平、公正,受到参保人员广泛赞誉。同时,市人社局还对大额医疗保险商业运作情况进行了评估,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数据参考。2013年,在确保基金支付的前提下,市人社局努力盘活存量基金,提高基金收益率,当年各项保险利息达8105.12万元。
2013年,我市社会保障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及服务民营经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稳定器作用,市人社部门积极实施降低参保缴费费率、调节缴费基数及发放补贴等措施,投入“真金白银”实施“援企稳岗”。截至目前,通过各项措施共为企业减轻负担5937余万元。其中,通过降低费率,仅失业、生育两项保险就一共为企业减轻负担2185万元。同时,人社部门还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帮助更多困难企业和就业困难人员解决了实际困难。
2013年,我市在社会保障工作上的各项创新和率先举措为今后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我市将继续完善和修订医疗保险各项政策,适度提高报销比例,扩大特殊病种用药范围,加快推进异地结算;探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途径;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建立工伤保险“先康复后评残”工作机制,通过更多的探索和创新让群众满意,让社会保障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