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夏时报》消息我国大概有3亿多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今年有累计3800万人中断缴保险,占城镇职工参保的一成还多。
记者日前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中断缴纳社保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保年限已满15年后中断社保,待到退休年龄后直接领取养老金;另外一种情况则是缴纳年限未满15年,暂时中断或者彻底中断缴纳社保的行为。
中国人保研究员崔鹏表示,中断缴纳社保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一是下岗失业人员,这类人群大都属于被动中断;二是小微企业员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给员工缴纳社保;三是流动性比较大的务工人员。
表面上来看,中断社保纯属个人行为,但影响的却是整个社保体系。目前很多地方每年的养老保险金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额度,而地方的主要解决方法除了增加财政补贴外,就是挤用个人账户资金应对当期发放,从而造成个人账户“空账”。
“每月定存500元,养老不再靠国家。”崔鹏表示,“虽然并未针对这个数据进行核实,但单凭这个算法就有问题。相比之下,社保依然是最优选择。”他认为,这种计算明显没有考虑到几十年之后的社会工资水平、通胀水平以及这些资金当时的购买力。一边在担心未来养老,一边又抛弃国家提供的社保,这或许是最无奈的“怪现状”。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