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职业介绍中心发布2014年第一季度职业供求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存在求职人员要求不缴纳社会保险,直接折现的现象,用人单位大多同意。“社保折现”这事儿靠谱不?昨日上午,东方今报记者到某场大型招聘会现场进行了调查。
昨日,在郑州市体育馆举行了一场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将近200家企业参会。东方今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社保折现”这种情况很常见。
东方今报记者到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招聘展位前佯装要应聘“销售精英”,并提出:“能不能把每个月公司应缴的社保金折现给我。”招聘代表回答说:“等面试之后再说这事儿吧,应该没啥问题,公司有员工就是这样做的。”
东方今报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调查了五家招聘单位,其中仅有两家企业直接拒绝了记者“社保折现”的诉求,其余两家的答复是“可以商量”。最后一家单位的态度是“可以折现,但要签订社保个人承担协议”。
在郑州某家网络公司工作的陈阳刚进公司时,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说:“咱不缴社保了,每个月给你发180元的社保补贴,咋样?”陈阳觉得这样挺不错。
为什么一些求职者“不爱社保爱现金”呢?昨日的招聘会现场,来自开封的求职者徐鹏飞说:“对于我们来说,跳槽是常事儿,跳槽之后,社保转移又是个麻烦事儿,而且因缴纳社保金还少拿一部分工资,不如不缴社保多发点钱。”有这种想法的外来务工者不在少数。
对于企业而言,应聘者“不爱社保爱现金”的想法正迎合了某些用人单位不正确的用工心态。一些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员工只要不签劳动合同,就可以有额外补贴。
“社保折现,根本就不靠谱,其实是违法的。”国家职业指导师、东方今报全媒体中心副总监夏友胜说,《社会保险法》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社保折现”,用人单位用支付现金的形式给劳动者买保险,看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互惠互利、自愿平等,逃避缴纳社会保险减少了单位成本的支出,实质上是规避了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法律强制义务,也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说白了,是用人单位在规避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
“劳资双方通过‘约定’分享了保险费用,最终受损的还是劳动者。”夏友胜建议,如果求职者或劳动者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无论有没有相关协议,一旦劳动者投诉,劳动仲裁部门都会要求企业给劳动者补办社保。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