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该条例于今日起正式实施。按照《条例》的要求,有分析预计,随着新规于7月1日开始实施,逾3000万的事业编制人员将开始参加社会保险。
新规
事业单位人员7月起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7月1日起,一批法律法规将正式施行。其中,《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法规形式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及工资收入等热点问题予以明确,是事业单位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事业单位医疗和养老保险“并轨”问题上,条例释放出了明确信号。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针对个别地方出现事业单位招聘因人设岗的“萝卜招聘”问题,条例指出,事业单位新聘用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条例也对签订长期合同作出新规定。
按照以往规定,在本单位工作满25年可以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新条例指出,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可以签订长期合同。
专家
落实到各个事业单位还需要一定时间过渡
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室主任刘霞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条例》只作出原则规定,要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具体落实到各个事业单位还需要一定技术准备时间。
刘霞表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缴纳社保是一个渐进过程,现在已经完成“制度并轨”,现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过渡。
目前难点在于,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一定时间的“老人”和“中人”,如何改将涉及他们的利益。比如,开始缴纳社保前的工作年份该怎么折算成现在的社保标准?如何计算?
此外,此番的事业单位社保改革,诸如“养老金并轨怎么并?钱从哪里来?”等问题并没有给出可操作性规定。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认为养老金并轨的最大难题是从哪里找钱,养老金制度有3个环节:找钱、管钱、发钱,而这3个环节首先是要找到钱,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然后才是如何确定待遇,如何发放待遇。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