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安县“春晓家庭农场”老板周云霞成功拿到150万元的贷款,成为红安“政企银保”助农贷款的首个受益者。
上交申请资料,不到一个月贷款就到手了。如此速度,周云霞很是感慨:农业改革创新的效果实实在在。
此前,周云霞可是为跑贷款伤透了心。去年,这位黄冈市第一个家庭农场主跑遍了银行,但一分钱都没贷到。
贷不到款的原因是:银行贷款要抵押,她的农场可供抵押的50万株苗木和3栋房产,因都在耕地范围内无法办理林权证和房产证,银行不放贷。
自本报报道周云霞遭遇贷款尴尬后,黄冈市委书记刘雪荣批示要求尽快解决此类问题。
之后,红安创新组建了“助农贷”1000万元的担保基金。其中,红安县政府出资500万元,农业经营企业出资500万元;担保基金存入县农商行后,农商行按照10倍的比例放大,设立1亿元的基金池,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县长江财险公司对贷款本金提供保证保险,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按2∶2∶6的比例分担风险。“‘助农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红安县副县长郭金城介绍,农业企业贷款由政府组建的基金作担保,解决了企业抵押难问题。同时,银行常规贷款的月利率是8。7‰,助农贷的利率只有8。1‰,而原本保险公司应收取企业2%的担保费也由银行出。此外,红安还整合国家贫困县扶贫政策,将农业扶贫贷款可降低的3‰利率“嫁接”到助农贷中。如此算下来,农业企业贷款无需抵押物,不另行收取贷款保证金,且实际利率低于5。1‰,多方联合共同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难题。“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四家共同把关,风险捆绑,大大提高了银行放贷积极性。”红安县农商行行长周卫东说,“政企银保”贷款自推出后,半个月就为4家农业企业发放贷款700余万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