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互联网“夹”到各个行业,无可争议、甚至摧枯拉朽的改变着世界。保险,这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行业,会被快速的颠覆、还是被渐进融合式的改变?未来行业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格局?互联网保险现在已成“风口”了吗?
1、取势——互联网保险积十五年之“势”
2000年的那场互联网泡沫中,也有保险行业的身影,甚至充当过先锋——平安的PA18,投资一个亿,轰轰烈烈开始,两年后归于沉寂,后并入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同年尝鲜的还有泰康人寿的泰康在线。那时我也在平安工作,从侧面了解了一些PA18参与互联网保险的创新举措,我的互联网保险情结始于那个蛮荒的年代。
十多年后,2012年12月,国华人寿在淘宝销售万能险三天一个亿,沉寂多年的互联网保险才又发出了一些声音。紧接着2013年余额宝横空出世,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保险,这个一直站在互联网“河对岸”的行业,也开始快速推进网销尝试。从2011年的约30亿规模到2014年的895亿,保险网销每年以150%到200%的速度增长,从业主体从10年的几家到现在的80多家,这些数据,貌似保险互联网的春天快要来了。
到现在,从保险行业外部看,互联网在工具层面,已经完成了对保险业的包围,迫使目前的150多家保险公司,都必须有自己的官网、或电子商务网站、或发展互联网渠道业务,以迎合用户的需求。而部分进取的保险公司,将互联网在平台层面进行布局,在围绕用户服务和保险产品方面,进行互联网化的转型、探索。如:平安、泰康、阳光等,而一些新兴的保险公司如众安、弘康、即将开业的中华联合寿险,定位就是一个互联网保险公司,整个公司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
从保险行业内部看,传统的管理和营销模式,已经积重难返,对主流300多万营销员机制的诟病,在市场上不太好的名声,已经不是可以简单在营销员人员素质优化上去解决的;虽然,目前还是主流的经营模式,但增长已乏力、滞涨成常态,而且靠理财来带动保险等等,已经走的太偏、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