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公平的教育体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奋斗的目标,也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5年,多项重大社会保障改革相继破冰,直指民生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难题。一系列基本民生制度日趋完善,守护了百姓幸福底线
改善民生,非一时一事之功。如何让百姓更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红利?完善基本民生保障制度,被摆在重要位置。
重大改革解决突出难题
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有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和信念。一年来,
养老金投资运营、大病
医保、收入分配、教育公平保障……民生领域突出的矛盾和难题,成为改革攻坚的目标。
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基本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这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元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力量。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基老金累计结余规模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预计将出台实施,这将进一步增强养老基金的支付调剂能力并扩大基金累计结余规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
近几年,居民人均收入涨得并不慢,但百姓满意度不高,“被增长”“被平均”的声音时而有之。如何构筑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这让老百姓有了新期待。
“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低”之举让低收入者有底气。
“遏制以权力、行政垄断等非市场因素获取收入”“实行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控高”措施让人感受到深化改革的勇气。
因病返贫曾是不少家庭遭遇的悲剧。为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面对
重大疾病治疗时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2015年,全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平均报销比例上升10至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