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深度评论 > 正文
 
农村老人无社保要如何买保险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中国从1999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达到14.8%,人数突破两亿大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整体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高出3%。
  “年轻人住现代化小区,老年人住破砖瓦房,简直就是两个世界。”近日,媒体发表农民养老现状调查,引发网友热议。上海财经大学相关课题组2014年对河南、甘肃、安徽、广东等21个省份537个村的养老状况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有七成农村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或住在子女附近,仍有86.5%的老人对与子女间的关系现状表示满意。“流着眼泪说满意”,成为很多农村老人的真实写照。
 
  【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高3%】
 
  按照国际通行的老龄社会标准,中国从1999年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委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达到14.8%,人数突破两亿大关。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整体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高出3%。另据《人民日报》报道,曾有课题组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18.3%,规模是城市的1.69倍。
 
  【农村老人贫困率是城镇3倍多】
 
  “在城市,领取退休金的人群大概占86.8%,而农村领取退休金的人群仅占18.7%。”在北京大学第八届中国老龄产业高端论坛上,国务院参事马力透露。2012年5月,有学者引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数据表示,我国城镇老人的人均收入,是农村老人的4.7倍。从贫困率角度看,在全国约1010万城乡贫困老年人中,农村就占860万,农村老人的贫困发生率是城镇的3倍以上。
 
  【过半“空巢率”考验家庭养老】
 
  中国有句俗话,“养儿防老”。然而,追随着房子和企业,大批年轻人挤入城市,留下抛荒的土地和年迈的父母。中央农村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智勇2011年对哈尔滨市12个县乡的调研结果显示,60岁以上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已超过50%,60.8%的农村老人在为基本生活来源担心。农村“空巢率”急剧上升,乡村家庭养老功能严重弱化,农村养老“危机四伏”。
 
  【困境一:多数农村老人不愿进养老院】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妇女研究中心发起的“关爱农村空巢老人”主题调查显示,九成受访老人倾向居家养老,多数人对养老院有抵触情绪。受农村长久以来的文化氛围和习惯的影响,老人出于“费用”“子女选择”“养老院缺乏亲情”及“名声”等原因,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不去养老院进行养老,机构养老缺乏农村老人的理解。
 
  【困境二:“新农保”难满足老人生活需求】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国家为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广大农村老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主渠道。但“新农保”仍存在项目少、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不完善之处。今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发布调研报告,2010年农村能够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而这一比例在城乡老人间的平均值为24%。
 
  【困境三:传统“土地养老”模式受冲击】
 
  土地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也是家庭养老的主要经济基础。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土地养老”模式也不断受到冲击。据统计,目前我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达5000万人,预计203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800万。农村失地老人日益被“边缘化”:有经济来源的老人,子女争着赡养,无经济来源的老人“无人问津”的现象,屡见不鲜。
 
  【政府应是农民养老第一责任主体】
 
  早在2011年,人民日报就曾刊文提出,我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远低于人均GDP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而社会保障支出中的绝大部分又用于城镇居民。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穆光宗认为,在“未富先老”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养老应该是多资助、多层面、多元化的,国家和政府要承担起更多责任,政府应该是农民养老的第一责任主体。
 
  【“医”是当前农村老人最迫切需求】
 
  除了“养”,“医”也是当前农村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更常常令他们不堪重负,一部分农村老人甚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中央农村调研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丁智勇建议,未来在医疗方面还可以给予农村老年人以更多优惠和照顾:减免特困、高龄农村老人参加“新农合”的参合费用,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