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和各地“十二五”规划筹备工作的全面展开,以及将于11月1日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生育率多少之争以及如何获取准确的数据,再次摆在我们面前。因为人口有一个规律,需要前瞻性考虑,当问题出现时再来解决可能就已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而生育率数据可以让我们大概预测未来人口发展状况,所以每次人口普查,围绕这一数据的准确性,都会引发不少争论。
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在学界及民间引发了一次广泛争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全国普查,当年生育率数据是1.22。这个数据不仅低于当年发达国家的1.39,而且低于学界称之为不可忍受的超低生育率1.3。
数据一出,不仅中外学者和有关机构震惊,还立刻引发了真实性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这一数据肯定存在漏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认为,按照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即使全国老百姓没有一例计划外生育,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即政策生育率也应该为1.46,在广大农村仍存在大量计划外生育的现实下,怎么可能低于1.46呢?
后来,官方公布经过修正的数据是1.8左右。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院士当时的解释是:这次全国普查漏报率是1.81%。漏报在什么地方呢?1990年~2000年,也就是2000年普查的时候零到九岁人口漏报,于是做了一些人口学当中回归分析和模型换算,应用一些数学方法,然后进行了调整,得出来2000年全国城镇生育率是1.35,农村是2.06,全国是1.73,国家公布是1.8左右。
但这一修正又引发不少学者的质疑。上海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认为,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对漏报部分已经做了调整,由于担心瞒报漏报,人口数据报到省统计局调整一次,报到国家统计局又调整一次,所以最后可能调过头了。当然,这种调整,有可能调高,也有可能调低。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