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历来被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为民之所需。近年来,通川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线,以群众满意为指向,精心组织实施就业造福、社保增福、维权稳福为重点的三大民生工程,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民生保障。
实施造福工程,大力促进就业。多一项技能、多一份选择、多一次机会、多一次成功。该局广泛开展了失地农民、在岗技能提升、下岗人员再就业、创业等就业培训,力促“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稳定一片”。目前已在魏兴、蒲家、复兴、北外、莲花湖等乡镇、社区举办了计算机、厨师、电工、焊工等技能培训班6期,创业培训200余人。该局积极落实新一轮优惠政策,为促进就业创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截至目前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2笔共计贷款210万元。落实补贴政策,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40余万元。落实“零就业家庭”纳入再就业重点扶持政策,全区累计动态消除8户“零就业家庭”,开设公益性岗位,帮助“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目前已有373人实现再就业。组织大中专毕业生参加“2011年民营企业招聘服务周”活动,继续开展人才招聘进校园活动,促进5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4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了就业见习。目前,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872人,帮助1507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实施增福工程,扩大社会保障面。截止今年6月底,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万余人,城镇医疗保险11万余人,工伤保险6千余人,生育保险5千余人,失业保险1万9千余人,基金征缴总量达到2亿多元。同时加大对基金的监管力度,健全内控制度,严格监督检查。上半年,稽核机关参保单位132个,离退休职工1310人。稽核参保企业7户,共3千余人。严格审查核对2011年应领取农村养老保险1664人。支出养老保险基金22508万元,支付医保基金1812万元,支付生育保险基金10万元,为因工负伤的56人支付工伤医疗费41万元,为2648人次发放失业保险救济金106万元。
实施稳福工程,加大劳动维权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组织开展日常巡查、书面审查、举报专查、专项执法检查和劳动年审,严厉查处非法用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案件。年初,在辖区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检查,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76户,使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由71%提高到93%。检查各类用人单位220户,涉及民工9780人,督促21户用人单位与331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查处违法案件21起,涉及农民工331人。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17件,追回被拖欠的工资184万余元,涉及农民工1400余人,补签劳动合同3280份;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共印制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共检查职业介绍机构13户、用人单位24户,发现违规单位1户,责令限期整改1户;大力开展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执法活动,督促用人单位补交社会保险费30多万元,督促10多户用人单位参保。同时,深入推进“大调解”体系建设,在劳动监察工作中,认真受理和查处群众举报案件,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访3000多人次,受理群众举报68起,立案62起,结案率98.2%。在仲裁工作中接待各类劳动人事政策咨询、来信来访、解答各类劳动人事政策咨询200余人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