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经历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老龄化过程。然而,中国的
养老金体系却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包括政府、企业及个人间的养老责任划分亟待理顺;政府基本养老的责任过重;企业年金的覆盖率仍然较低;养老金的市场化投资运营体系尚待完善等等,都给负荷沉重的中国养老金体系,施加了重重挑战。
学界建议,未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点,应该要大力发展作为养老体系“第二支柱”的补充
养老保险,和“第三支柱”的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使目前负担过度集中于“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的失衡状态,得以逐步调整。
日前,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发布了《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下称报告)。这份报告警示,根据人口模型的预测,未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将呈现“老龄化率上升速度快”的特征。全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在2015年为1.5亿人,占比为总人口的11.6%;但到了2030年,将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到2055年,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届时全国的4亿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27.2%。
报告认为,在此趋势下,目前中国养老金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的不可持续日益凸显,企业年金覆盖率仍然较低;个人税收递延型的养老保险政策亦尚未成形。大部分退休人员仍将养老待遇完全寄托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些结构性的缺陷,都亟需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