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津市财政部门积极调整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着力改善民生,增加群众收入。全年安排用于民生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支出达到145.5亿元,比2010年增加29.5亿元,增长25.4%,上半年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超五成。
继续加大对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力度。2011年安排职工养老保险基金补贴82亿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资金50.9亿元。连续第七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月人均提高180元,138万企业退休人员共计增加收入30亿元。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安排补贴资金3.6亿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1.7亿元。对参保缴费人员给予每人每年30元的缴费补贴,使35万缴费人群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增加收入0.1亿元;将享受养老待遇人员每人每月基础养老金补贴由150元提高至180元,使16万受益人群年增加收入0.6亿元。
提高城乡老年人生活补助标准。安排补助资金5.5亿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2.4亿元。对无社会养老保障待遇年满60周岁、具有本市户籍20年以上的老年人,按照年龄段分别给予生活补助,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60元、70元、80元提高至70元、80元、90元,使55万受益人群年增加收入0.7亿元。
继续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安排补助资金9.4亿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7.7亿元。主要用于困难人群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对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给予生活补贴,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救助。
继续提高各类社会优抚救助标准。安排优抚和社会救济支出24.9亿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资金13.3亿元。自4月1日起,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30元调整为48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50元调整为28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4600元调整为5060元,同时提高城乡特困家庭救助标准,惠及保障对象30.2万人。
加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安排医疗保障和医改资金20.1亿元,上半年已累计拨付各项补贴资金12.1亿元。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补贴由年人均127元提高至21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0元提高至30元。进一步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着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