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区程河镇六房村郭某为解决其母亲因当初个人原因户口漏报,现在难以办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手续问题,向襄阳区档案馆求助。该馆依据 1982年人口普查档案,为其出具了证明,使其顺利办理了户口入户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手续。郭某感慨地说,要不是档案馆出证明,老母亲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近两年来,我市各级档案部门把服务民生作为档案工作新的切入点和落脚点,着力打造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系统工程。目前,全市已初步建立以市县综合档案馆为主体、机关档案室为骨干、覆盖城乡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和服务利用体系。其中,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收集整合各类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档案近20万卷(件)。普通百姓在档案服务民生过程中得到了实惠。如2008年,市养老保险管理中心,向社会提供利用养老保险专业档案2900人次,6980卷(件)次;市劳动就业局为企业职工提供档案查询18471人次,出具证明800多份;市总工会根据困难劳模档案,帮助200名困难劳模争取优抚资金44万多元;宜城市部分企业职工查阅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和已公开现行文件,落实了5000多名企业退休职工降温、取暖补贴等待遇;南漳县通过退耕还林档案,为全县1.2万多林农享受国家惠农政策提供依据,林农增收560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仅市县两级档案馆就为群众个人直接提供档案查阅利用35687人次,出具档案证明5900多份。凭借这些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源,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