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这项信息还需补充一下……”日前一天的下午,青岛市城阳区河套街道办孙哥庄西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里人来人往,前来经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居民络绎不绝。“专管员”徐文芳熟练地运用电脑操作网络信息系统,快速办理相关工作业务。“小徐是我们村里刚来的大学生,是区里统一选配的,专职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这个新岗位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需求,也提高了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水平,方便了社区居民。”居委会书记刘方宝说。
将管理网络覆盖到乡镇(街道)、村(居),为城乡居民提供规范有序、便捷高效的服务,是青岛市今年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后的又一新举措。
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关键在于经办队伍素质。青岛市按照覆盖城乡、强化基层的思路,通过加大各项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了市、区(市)、镇(街道)三级经办工作平台,目前全市共有经办人员674人。同时,在各个村(居)设立了专管员,负责日常政策宣传、参保引导、协调管理等工作。为促进新增经办人员熟悉业务、提高水平,加强了面向基层的培训指导,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班,派出政策宣讲团,深入镇村巡回指导等多种形式,使各级经办人员政策明、业务精和能力强,从而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信息化是实现精确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为适应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工作需要,确保城乡居民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青岛市人社局对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进行了统一设计研发和升级改造,优化了操作平台,扩大了联网范围,初步实现了市、区、镇三级信息网络管理模式,部分区(市)的信息网络已连接到村居。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已具备业务经办、人员管理、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等多项功能,基本达到网络互通、数据共享的目标。为方便参保人员及时准确查询个人账户信息,青岛市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等参保信息的网上查询。
规范化程度是衡量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水平的重要标尺。青岛市人社局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研究制定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内控办法、基金监督管理办法、信息社会公布暂行办法、资格认证管理办法、个人账户管理办法、业务档案整理办法等10余个规章制度,强化了对参保信息管理、领取资格审核、基金安全运行等关键环节的制度约束力。根据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16项业务工作流程进行分解、细化,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经办机构的工作职责和权限,使各项经办业务权责清晰、有章可循。为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力度,青岛市人社局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了档案整理人员、场地、设备三到位。为维护参保人员的基本权益,青岛市人社局建立了电子化档案查询系统,对业务档案进行科学分类,实现了即时整理和即时归档。
为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针对基金管理无法使用现有的“财税库行”系统的客观实际,青岛市人社局探索建立了基金收缴支付网络结算平台,即由业务信息系统自动提取基础数据,通过网络直连传输至金融机构,完成保费代扣、养老金支付,改变目前现金、支票人工支付手段,提高了基金管理水平。为有效防止基金流失,青岛市依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对内实现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信息比对,对外加快实现与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为有效杜绝冒领、多领养老金行为发生,青岛市相关经办机构,将防止冒领和待遇追缴作为一项重要环节纳入业务经办流程,明确了资格认证、限时追缴、逾期催缴、基金回收处理的四步工作法,有效地掌握了工作主动权。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