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号,广东宣布千亿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会保障理事会基金运营。消息一出,股市投资者引为重大利好消息,一些学者则担心在重融资轻投资的中国股市,养老金是有去无回的“唐僧肉”。一时激辩四起,见解不一。由于大众对养老金入市深怀恐惧,社保基金理事会不得不对此发了一个澄清公告,说这次广东委托的钱大部分会投向固定收益产品(定存、债券等),而非股市。养老金应该入市吗?为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养老金需要达到的目标、可能达不到的风险和相关投资策略。
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应该避免两种极端。第一种极端是表面上完全规避风险,让你的钱躺着,但实际情况是通胀在不断地把你的资产“割羊毛”;第二种极端是在没有概率优势的情况下下注,这就如同进了赌场,你放弃了大脑,而指望运气。
巴菲特的观点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养老金投资。把养老金放在银行里似乎非常安全,而实际情况是养老金在快速贬值。过去10年间,地方养老金的投资回报率低于2%。假设3月份北京鸡蛋价格是每斤3.4元,且蛋价按每年4%的通胀率增长,20年后每斤鸡蛋需要7.45元,而2012年基本养老保险里的3.4元,按2%的回报率计算,在20年后只有5.05元。养老金中每块钱的实际价值缩水约1/3,所以通胀是养老金“安全存放”的第一大风险。
老龄化是养老金面临的第二大风险。随着人口老化加剧,工作人群需要承担的退休人群越来越大,通过向工作人群征税来支付养老金的方式,其缺口也越来越大。如果为了贪图“安全”而让养老金忍受一个低回报率,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通过增加税收或支付转移的方式来填补养老金空缺。很明显,这并非一个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
西方发达国家正在面对这个挑战。由于老龄化带来的福利负担,日本政府负债对GDP比率已经超过了200%,远远超过欧元区任何债务危机国家的水平,这给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稳定都带来了巨大威胁。美国国债对GDP比率已经超过了100%,并且形势还在不断恶化,而缓解其债务危机的关键是通过降低福利、增加税收和提高法定退休年限等方法来填补缺口。法国在2010年提出把退休年龄延后两年,由此引发了大规模的全国性罢工和抗议示威活动。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