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彦则提到,民政部门对于养老地产的态度非常谨慎。
开彦说,“民政部门非常紧张开发商参与养老地产。因为开发商常常借着养老地产的名义来卖房子。很多开发商又谈不清楚他们具体怎么做养老地产。在民政部门看来,开发商做养老地产不是为了解决养老问题,而是通过这个事情怎么来赚钱。”
开彦认为,现在懂得养老地产发展路径的人并不多,困难也在这儿。一说养老地产,就以为是养老院、敬老院、护理院,相关管理部门对此存疑或者不懂。
“高端项目应交给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养老院,还存在“一床难求”和空置率过高共存的现象。
“郊区的很多养老院入住率只有30%甚至更低。这是部分一线城市的普遍现象。”王波说,政府做的养老机构,都处于亏损状态,投入比较大、人力成本比较大,收费也不可能收得很高,所以这是政府做养老项目的一个问题。政府往往做一个标杆性的,但能容纳的老人又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这样对老年这个群体造成一种新的不公平。
沪上一位养老地产从业人士称,“按理说,政府办的养老机构都是托底的,三无老人、孤寡老人、低保老人,为这些老人提供服务才对。其他的老人完全可以让市场来做,市场来提供不同水平、不同价格服务,让老人进行选择,政府可以补贴。”
记者拿到的一份由某全国人大代表去年提交的有关养老地产的议案提到,很多地方政府的养老项目规模大、档次高、装修精美、硬件设施豪华,打着国际先进、五星级享受或生态颐养等口号,投资都是在亿元以上的大手笔。但这些项目的运营又是事业单位化的,不是从投资收益、成本效率等市场化的角度来考虑。
上述议案举例称,上海一些社会福利院每年的运营补贴达上千万元,而其服务的老人加起来只不过数百人,服务的对象往往也是少数有关系的甚至比较富裕的老人。
上述全国人大代表认为,政府的责任是做好养老事业、养老产业的规划,制定服务的标准、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行业的监管以及对低收入老年群体提供托底性的保障。政府不应该参与养老项目的建设以及运营,尤其是不应该建设高档、豪华的养老项目,这一切完全应该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来源:新华网)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