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双轨制,国家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到今年,已经连续七年第七次提高企业退休员工养老金待遇,为什么,企业退休待遇太低了无法生活,久而久之,社会就要动乱,就有可能揭竿而起。不过,就是提了七次加薪,企业员工还是比不上机关同一序列水平退休的待遇,一般只能到百分之五十,好的有百分之七十,不好的仅百分之三十,因这项政策的改革而划伤退休老人孱弱之心而产生的愤恨在人群中继续蔓延。(这种情况下,怎么建设和谐社会??)而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员心理呢,却是再也不愿趟类似企业养老保险改革这种浑水,你要改,先把你的工资放到企业里面,直到退休领了十个月的养老退休金,再来动员别人效法,如何?
这是百试百爽的好方法,照妖镜,一下就把这些改革设计者算计别人的小九九打翻了,“利为民所谋”在这件事情上就有了画猫像虎的效果。
各位看官,你说这是不是好的改革政策??绝不是。对比欧洲与英美国家的一些社会养老政策改革,我们没有学到别人着眼于全体社会公民退休后的科学,平等、公平和尊严的政策设计。这些事情,让你发现执有公权力的人有时高喊的改革或许并不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而是服从长官意志,从小部分人有利出发所为。这样设计的改革政策出来就有偏差,怎么可能得到绝大多数公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呢?
从独立思考中国问责制度实践的角度观察,我一直在等待那个指挥这项政策的大人出来向社会大众道歉谢罪,承担起责任并加以纠正过错。如果他终身不幡然醒悟,则人民应该在合适时机,追究他的民事责任。因为你客观上损害了群体公民的利益。
这样说来,改革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公民、社会、国家、民族的热爱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方式不同,对国家,社会与公民的好恶不同,对自己设计担当的责任不同,在勇敢性,光荣使命,改革必然性的深刻认知、对改革发展的周全考虑等问题上各个不同,所以中央与地方的改革政策千变万化,大放异彩。
不仅如此,就是改革趋向也时不时产生变化。改革出台是一回事,执行结果怎么样是另外一回事。宣传是一回事,落到实处又是一回事。前一段有人拼命鼓吹顶层设计,而不提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真知灼见,是顶层改革设计的主要源泉,既有顶层设计,更有数以亿计的基层公民改革创造性实践与自主想法,有丰富的改革内容与方法甚至决策思想。这些故意不提,显然就有别的心机与盘算。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