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委托投资,需说明真相
来源:检察日报
新闻背景:今年2月,广东省将1000亿元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5月31日,广东省财政厅表示,养老金入市“能够保证只赚不亏、旱涝保收”,如收益达不到保底收益率,由社保基金理事会补足差额(据6月1日《新快报》)。
网友张永琪:养老金若入市将由市场调节。凡由市场调节的投资,都会风险与盈利并存,没有“只赢不亏”的道理。广东省财政厅表示,养老金入市“能够保证只赚不亏、旱涝保收”,这是盲目自信,不仅投保职工不信,财政厅自身恐怕也会缺乏底气。
广东省财政厅日前提交该省人大常委会的报告显示,2011年,广东省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2892.61亿元,比上年底增长27.07%,基金资产质量良好。报告还显示,2011年全省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35.69亿元,支出719.4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70%和19.78%。由此看来,广东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已大大超过存银行和购买国债基金的3.5%左右的收益率,财政厅完全可以继续这样做下去。
但是让人纳闷的是,既然财政厅自身有能力保证养老金入市“只赚不亏、旱涝保收”,为何却将1000亿元养老金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委托投资运营不会是无偿的。可公众并不知道,要支付被委托方多少报酬?被委托方会以什么办法保证1000亿元养老金入市“只赚不亏、旱涝保收”?
对于这些关键问题,财政厅不能“躲猫猫”,让投保职工蒙在鼓里。因为,职工才是养老金的主人,有权决定是否用其投资资本市场。
广东省财政厅表示,养老金入市如收益达不到保底收益率,由社保基金理事会补足差额。这种说法有点不靠谱。这样一边以“旱涝保收”给自己打气,一边为可能的“不成功”留下退路,会带来一个严重问题:一旦真的血本无归,谁来具体担责呢?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