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邓州农民养老金“失踪”事件调查
“地方政府不愿农民将打工时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入‘新农保’,是因为农民缴费越多,政府补贴越多”
河南省邓州市湍河办事处槐树村村民最近对自己手中的一个绿皮小本产生了担忧,这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手册》有的已在他们手中躺了十几年,却还不见保险金发下来。
最近,这起事件在河南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媒体报道称,“16年前农民交了养老金,如今却不见踪影”。目前,邓州市已迅速成立工作组对此事件进行调查。
事实上这只是一场虚惊。邓州市人保局办公室主任王北凤说,“每年的年初会下发上一年度农村养老保险,但由于今年发放职能由民政局转到了人保局,因此耽误了2011年度的兑付”。
2011年,邓州市需要发放的这本“绿皮”养老保险总数只有17.24万元。像全国其他地区一样,最少的每人每月只能领取两三块钱。
对世代耕种,以土地做保障的农民来说,老龄化社会、城市化等种种潮流让他们面临一股焦躁的养老焦虑。
老农保“失踪”
槐树村村民们购买的保险俗称“老农保”,是1992年由当时的民政部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由于效果不佳,“老农保”被认为是一项失败的政策,已于1999年叫停。
“后来只是作为对计划生育户的一种奖励,由政府出钱给他们购买又存在了一段时间”,王北凤说。
从1992年开始到2011年邓州市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为止,其间共有41800人参加了“老农保”,缴费金额从几十元到一千多元不等,本息共计1025万元,专款专户,存在银行。
“老农保”的失败之处在于其费用来源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由于没有规定国家财政投入,“老农保”事实上等于农民自己掏钱储蓄,领取金额受限。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时,已经几乎没有村办企业,存量有限的乡镇企业,其员工也享受城镇居民待遇,所以集体补助也是空白”,王北凤说。
“老农保”被叫停的10年后,2009年,河南省在21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下称“新农保”)的探索工作。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1211.8万人,普及率达到90%以上。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