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保制度的公信力亟需提高
国内正以跑步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的年轻人纷纷流动到城里,农村的老龄化程度比城市更严重,以土地做保障的农民面临一股焦躁的养老焦虑,养老保障只占到18.7%,农村的养老形势更严峻,未来的农村老年人将不得不依靠社保来养老。这些年,我们在农村社保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从报道的情况看,农村社保的公信力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引起我们的警觉与重视。
提高农村社保的公信力,才能让农民对农村社保制度有信心,愿意参与社保。当务之急是做好两方面工作。
要实现“老农保”和“新农保”的有效对接。无论农保新老与否,都是公家推出的买卖,保险关系是具有契约性质的合同关系,必须负责到底,不能忽悠农民。推出“老农保”的时候,物价并未像现在这样高,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也并未像现在这样高,农民拿出的钱是很“值钱”的,容易吗?“老农保”被叫停,理应被纳入“新农保”体系。据说,“影响新老农保衔接的主要原因是老农保账户的亏空”,“一方面是并非个例的养老金被贪污、挪用,另一方面是多年来仅仅做活期存款的养老金在通胀中消失了”。然而,这两方面的问题并非农民造成,不该由农民来埋单。其实,“老农保”衔接“新农保”并没有计算上的困难。按《江苏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办法》规定,各地凡已参加老农保、年满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可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参保人死亡时,个人账户中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由参保人直系亲属继承,继承人可将个人账户资金全部取出。
目前,地方政府不愿承担“新农保”给财政带来的负担,不愿农民将打工时的基本养老保险转入“新农保”,因为农民缴费越多,政府补贴越多。为此,要增强制度刚性,厘清地方财政责任,填补地方财政承担社保补贴上的空白。现在,大多数农民买“新农保”,几乎都是买的每年100元的最低档。届时,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可怜,不足以维持养老之需。因而,地方政府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加强缴费与权益的联系,多缴多得,对多缴者多补贴,吸引农民参保,扩大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