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延迟退休关键在于完善养老金运营
为何要推迟退休年龄?人社部的说法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
“延长退休年龄在国外确实已有先例。”广东社科院人口研究所原所长郑梓桢表示,从某种程度上看,延迟退休不无道理。老年人体质越来越好为延长退休年龄提供了身体条件,其次电子化、机械化高度发达后,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工作条件,而社会人口老龄化发展势必要求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从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来看,替代率约60%。也就是说,企业职工如在职时月薪为4000元,根据相应的缴费比例,退休后其每月拿到的养老金约为在职工资的60%,即2400元。如果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一则相关人员可以延长拿到较高在职工资的时间,另一方面退休时由于缴费年限增加,还会带来养老金上涨的好处。
对此,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认为,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改革要求的程度。“欧、美、日等国家延长了退休年龄,一方面是他们的生育率明显低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也不以体力劳动为主;但是我国还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也很充分。”
林江认为,如果这项政策在近期推出,很可能是为平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但若急于推行相关政策,不但会给年轻人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冲击,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这一问题也不会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退休人员增加带来的支付压力不可能通过一项政策解决,采取这种做法只能解燃眉之急,将矛盾延后。”林江表示,治本的方法惟有完善养老金运营,提升受益、完善配套机制。
建言
延迟退休须分地区实行,避免“一刀切”
昨日,人社部有意延迟退休年龄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一名网友在强国论坛上表达了反对意见,“靠工资交社保,还要延迟退休年龄,制定政策为所欲为”,另一位名为宁慈的网友也认为,“人社部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改革只能适用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适用企业职工,如果强制推广于企业职工,无异是加重群众负担。”
对于网友的激烈反应,林江认为这只能代表一部分公众的观点。“不同的人群对此项政策会有不同的看法,在一些经济欠发达、收入不高的地区公众可能认为及早退休、领取养老金更稳定;但是那些更看重个人价值实现的群体,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好政策。”因此,他表示“弹性延迟”的说法很好,要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延迟退休要在老龄化比较明显、劳动力供应不足,同时社会经济发展有所需要、社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出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郑梓桢预计,我国达到这样的社会条件还需要10年左右。在此期间,全社会都可以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这也有助于社会共识的形成。
林江建议,广东可以适时开展延迟退休的试点建设,在深圳、广州等经济发达和劳动人群比较成熟的地区先行试验,“一个政策的出台不可能单单凭借一两个政策咨询公司的意见就决定,一定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群的情况具体考察。”
他提醒,延迟退休与公众利益休戚相关,切忌“一刀切”引发社会的不满和矛盾,尤其不能损害基层、乡村以及收入偏低人群的利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说,“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表态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推迟退休因老龄化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制度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提出:“退休年龄不提高,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肯定不可持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则说:“从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看,退休年龄逐渐延长,是适应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受教育年限延长,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