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新安县则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期望能将“死”的养老基金进行活的风险投资。
1998年底,新安县民政部门先是将收取的数千万元养老基金存入当地一家银行,之后,又与该银行合作,将该笔款项全部放贷给了当地一家企业,用于该企业的运营,期望获得更大收益。
结果,该企业却连续数年亏损,而新安县民政部门贷给该企业的养老基金贷款,也差点收不回来。
新安县民政局局长张合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最终,由当地财政部门兜底,才勉强将当年农民上交的“老农保”,按照10多年前登记的本金金额,逐次退给了农民,不少农民甚至连利息也没有拿到。
个人账户的低效
记者查询发现,“老农保”之贬值尴尬,并非邓州、新安两地独有。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斜坡村,当地黄姓老人告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记者,他在1995年用三个月工资办理的“老农保”,现在同样每月只能领取两元钱。
而新华社的一则报道称,在黑龙江省每个月领取农村社会养老金的4万余人中,每个月只能领到几毛钱养老金的占到1/4,更有半数农民每月只能领到五六元钱。
曾被无数农民寄予厚望的“老农保”,最终变成几无价值的鸡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保专家李珍对本报记者表示:关于“老农保”回报低这个事,说明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这个制度如今已经不存在,它证明了一点,就是个人账户的低效或者说无效性。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