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天津第二届老年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老博会”)在国展中心开幕,老博会不仅满足了老年产品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将老年产业经济推到了一个新高潮。记者在现场看到,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养老产品成为会展的主角,同时更令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则是如何“养老”。在此次老博会上首次出现了“公益养老”的身影,天津市义工服务队将医疗、养老院、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单位集结在同一个平台上,而且这一平台不断扩大,老人只需要一个电话提出申请,该队便会安排平台上的企业和志愿者前往老人家中,帮助老人。可以说公益养老是社会养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养老起到了推动作用。
“421”促使老人自寻养老途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是中华孝道的最佳体现,做儿女的总会想出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父母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据天津市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底,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7.43万人,占本市总人口的比例已上升至18.81%;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数量为29.5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15.75%。随着老龄人群生活方式日益多元,生活状态日益改善,老年人的寿命也随之增长,如何让老龄人群多享几年清福,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安逸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话题。
在第二届老博会现场,记者看到,参会人群中大多数都是“40后、50后”人群,他们伴随着新中国成长,已到了退休的年纪,这一人群经历过建国初期的困难岁月,也充分感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富裕生活,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对于这个孩子如宝贝一样呵护有加,如今孩子长大成人了,他们却已进入暮年开始憧憬安乐的天伦生活。人们想象中的天伦之乐应该是子孙绕膝,每天过着朴素但幸福的生活,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若要实现恐怕有些难度,现状是当他们的孩子结婚后便形成了“421”型家庭结构,小两口需要同时照顾双方四位老人,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同时又要面对紧张而繁重的工作。这样的生活格局并非个案,而成为了社会主流人群共同面对的状况。
活动现场,一位阿姨告诉记者:“我1949年出生,跟共和国同龄。我只有一个儿子,现已结婚,孙子现在读小学。我们家就是一个典型的"421"型家庭。现在我们老两口和亲家老两口身体都还不错,基本用不上儿子和儿媳,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现在不趁着腿脚利索赶紧为自己想出路,那接下来当我们动不了的时候,他们小两口恐怕有得受了。”阿姨参加此次老博会是想对养老院进行调研,她告诉记者:“我父母健在的时候,我们兄弟姊妹可不愿意把老人送到养老院里,当时如果将老人往养老院送,街坊四邻都会指责我们对老人不尽孝道,在老人弥留之际,我们5个孩子轮流值班陪护,当把老人全部送走的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叫做累。送走了老人,回头看看自己,老这个字眼离我越来越近,我实岁已经63岁了,即便我再健康,再活20年,也差不多了吧?但这20年对于我个人来说,生活的质量会越来越高,但生命的质量恐怕会走下坡路,也许有一天我动不了了,谁来管我?儿子、儿媳当然首当其冲,但这个家不止我一个人,除了我还有三个老人同样面对老和病。所以我就告诉儿子,妈到时候不麻烦你们,我和你爸爸找一家条件好的养老院,用我们的退休金交护理费,你们有时间过去看看就行。”
阿姨此行最大的目的便是为自己寻找合适的养老院,但现如今条件好的养老院价格也不低,即使这样,想寻求一个床位也不是这么容易的事。这位阿姨说:“我先前已经在两家养老院登记了,有的养老院告诉我需要排队,什么时候有床位会通知我;有的养老院虽然有床位,但距离儿子太远,他们探望起来不方便。”在和阿姨的交谈中记者感受到: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一生最大的心血都给了自己的孩子,如今他们老了,为了给孩子腾出一点空间,他们便会另寻出路,把自己寄托到养老院去,即使是这样,他们还不忘在选择养老院时离儿女近一些。
“公益养老”首次亮相老博会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