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社部就
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问题集中答复网友时明确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一种必然趋势,该部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
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为根据人社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城市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6万亿元;同时据世界银行估算,从2001年起到2075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9。15万亿。
不过,受制于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中小企业盈利较差等因素,单凭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难解养老金资金链困局。
首先,受制于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养老金资金链比较脆弱,并非简单延长退休年龄可解。当前中国
养老保险按照不同人群分为三个层次,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农村
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最早,是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即由企业和单位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社会统筹部分,个人按工资的8%缴纳个人账户,不足部分财政补贴。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实力总体不强,特别是吸纳了70%左右就业劳动力的中小企业盈利能力差,加上《劳动法》等执行不力,城镇
职工养老保险覆面并不广,社会统筹和个人缴纳部分并没有做到“应收尽收”,也未实现大幅度盈余积累。据人社部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城镇养老保险金总收入16895亿元,其中征缴收入13956亿元;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金2272亿元,全年总支出12765亿元。从上述数据看出,如果扣除各级财政补贴,养老保险金收入只是做到了略有盈余的收支平衡。按照当前这一收支平衡现状,如果领取养老金的老人数量一旦增加,那么就会打破收支平衡,入不敷出。当然,有人会说财政补贴。但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导致财政收入下降,财政收入下降怎能实现补贴呢?
其次,随着老龄化速度加快,延迟退休年龄产生的“年轻人”红利将被增速的老龄化人口抵消。目前养老保险制度内赡养比稳定在3:1,即三个年轻人抚养一个老年人。而一旦出现老龄化趋势加速,现有的平衡关系必然会被打破。因此才有推迟退休年龄的动议。但关键问题是今后养老人口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延迟退休年龄新增的“年轻人”数量,养老金收支平衡仍然受制于老龄人口增幅加大的局面。
所以,单凭推迟退休年龄来维持养老保险收支平衡恐将无法实现。破解养老保险资金困局,一是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目前全国6。6亿的城镇人口中,参加养老保险的只有2。6亿人左右。如果将剩余的4亿人纳入保险范围,按照比例征缴养老保险费,就可以带动养老保险金账户资金大幅度增加。二是实现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增值,增强养老保险金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多渠道养老金筹集。三是继续落实给中小企业减税等扶持措施,让吸纳70%左右劳动力的中小企业能够按照国家规定给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以此带动个人缴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