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特别羡慕城里人老了有退休金,老有所养。现在咱们农村老人也有了。”日前,埇桥区汴河镇新汴河村张庄组村民张经营领得第一笔基础
养老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张经营的幸福晚年得益于“新农保”政策。养儿防老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传统的养老模式。2010年,随着新农保政策在埇桥区试点,这种模式悄然革新,原先只有城镇居民才享有的“社会养老”在埇桥区的农村成为可能。
作为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
养老保险试点县区之一,埇桥区人社局有序有效地推进试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并于今年10月12日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新农保“顶了大事”
“新农保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保农民的基本生活。这对于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确确实实是能顶大事的。”埇桥区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55元钱的基础养老金对于城里人来说,大概只够吃一顿快餐,但对于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它却是一笔“额外”收入,每年直接增加收入660元,起码可以解决柴、米、油、盐等一些基本生活用品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随着新农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发生转变,由过去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转变。“你看,现在政府月月给我们老两口110块钱,准时准点,比儿女可靠。”张经营的老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能把好事做成实事,吃苦受累不算什么”
“我今年63岁了,是不是不缴钱就可以参加新农保了?”“只有你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都参保,你不用缴钱,每月可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我如果每年缴费100元,到60周岁后每月能拿多少钱?”“按照缴费15年计算,你共缴费1500元,政府每月还有30元补贴,60岁后每月大约可领取70元左右。”10月22日,记者在汴河镇新农保大厅内看到许多前来咨询的村民,汴河镇汴河
社保所所长赵杰耐心地解答着。
“个人交钱,政府还要有补贴,这事肯定划算!”从办事人员手中接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证》,新汴河村农民张持怀好像办完了一桩大喜事似的,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把鲜红的缴费证放进衣兜里,又在衣兜外面拍了拍,这才放心地走出镇“新农保”代办点。
2010年,自新农保在埇桥区试点以来,为了让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该区人社局走村串户、起早贪黑,“5+2”、“白加黑”地工作着。新汴河村新农保信息员张灵敏告诉记者:“‘说千句话、行万里路’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但能把好事做成实事,吃苦受累不算什么!”
“办好事,还得让农民办得顺利、办得高兴”
汴河镇汴河社保所,记者看到了该村新农保参保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缴费台账,打开社保局内部网站,全村各户情况、村民户籍信息、新农保缴费情况、养老金领取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
建账并非一帆风顺。当时村里居民的户籍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有的老人去世了可户籍没有注销、有的老人没有身份证等。平时由于农村人口流动小,这些问题显现不出来,但是在办理新农保参保手续的环节上,问题一股脑地全都堆在了经办人员的面前。
“为了让农村老人尽快领到养老金,埇桥区人社局特事特办,让老人到派出所开户籍证明就可以申请。”据汴河镇汴河社保所所长赵杰介绍,那一阵子工作人员放弃休息,专门为办理新农保身份证和开户籍证明的老人开设了“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