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养老金指数化方式中,综合考虑物价、工资和预期寿命及人口结构变动的混合指数化逐渐兴起。养老金与混合指数关联,灵活性更大,有利于制度应对经济和人口冲击。特别是,德国等实行积分制国家和瑞典等实行名义账户制的国家,将预期寿命变动及抚养比纳入养老金名义积累和待遇给付公式中,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制度自动平衡机制。
四、结论和启示
在现代经济中通货膨胀是经常性现象,这会侵蚀养老金缴费的价值;对个人讲,养老金是长达几十年的资金积累,制度安排必须确保非完全积累DC型公共职业关联养老金内部收益率与经济、工资增长接近才能保障老年人较高的替代率和制度的有效性;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影响到所有养老金制度的收支平衡。因此,养老金指数化措施必须综合考虑三类冲击的影响,混合指数化措施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从1995年就提出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待遇给付与社会平均工资关联的政策。但由于历史原因,个人账户长期“空账”运行,制度属性不明确。因此也就明确缴费期账户的内部收益率指数化措施,少量的积累基金按规定职能投资存款和国债,导致“统账结合”制度总的替代率由2000年的71%下降到2008年的44%。加上中国养老金制度严重“碎片化”导致的福利攀比,政府只有以非指数化的行政命令方式临时提高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由于根源在于制度设计,导致临时调整常态化,截至2009年企业离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共调整8次,月平均基本养老金已超过2900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调整12次,月平均基本养老金达1200元左右。但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个人账户属性,并尽快分别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指数化机制,使制度既能保障老年人基本收入,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平衡。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