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得实惠、干部受鼓舞、经济被拉动——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前衙村的龙成德今年70岁,四个儿子每年给他和老伴的零花钱总共也就600元左右。有了新农保后,每月55元,老两口一年的养老金就有1320元,用他的话讲,等于“白得了八个儿子”。
每月的55元虽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但却极大地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尊严,而随之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度更为今后的“上水平”奠定了基础。
尹蔚民在宝鸡做新农保调研时,一个60多岁的农民告诉他,自己拿到养老金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孙子买课本,儿媳妇知道了很高兴。
“老有所养,这是一个家庭和睦非常重要的因素。”尹蔚民认为,新农保制度的建立是继农村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直补、新农合之后又一个重大的惠农举措。
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常务副区长张先国告诉记者,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惠及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相对于低保,群众对这项政策的认同感更高,极大地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感情。
在很多地区,新农保一经试点立即成为“香饽饽”。据河北邯郸市广平县县委书记李书生介绍,由于新农保试点以县为单位,为了让更多农民先受益,很多地方先把人口大县纳入试点。广平县人口较少,广平县“屡试不中”,为此,“他的压力一度很大。”
中国社保学会副会长赵殿国认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形成了罕见的“倒逼效应”——别的县农民领上养老金,自己拿不到,那就是干部“没本事”“吃闲饭”,基层干部积极要求尽快加入试点或自行试点,推进了制度全覆盖进程。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