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手册 | 社保查询 | 养老保险 | 医疗保险 | 生育保险 | 工伤保险 | 失业保险 | 百家争鸣 | 问吧
向日葵保险网 > 社会保险频道 > 养老保险 > 正文
 
社区养老三难题待解:资源错配政策乏力民资难进
向日葵保险网
[导读]:在吉林、安徽等地调查发现,尽管各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社区养老,但目前社区养老仍亟待冲破资源错配、政策乏力、民资难进等“三重门”。

  社区养老三难题待解:资源错配政策乏力民资难进

  在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年街道宇航社区不足40平方米的日间照料室,仅有6张床位,而社区内60岁以上老龄人口共有2364人,“每天来这里活动的老人有三四百人之多,6张床位根本无法满足需求。”社区主任助理武智文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道出社区养老正遭遇的窘境。

  近期,记者在吉林、安徽等地调查发现,尽管各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进社区养老,但目前社区养老仍亟待冲破资源错配、政策乏力、民资难进等“三重门”。

  养老资源错配

  一边是养老资源短缺,另一边又在浪费。社区养老在资源错配过程中正在丧失应有的功能。

  安徽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张振粤向《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目前,安徽城市有1030个社区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仅占城市社区总数的40%左右。在农村,除了以五保户为服务对象的农村敬老院外,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几乎是空白。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让老人住在自己家里,在继续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士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或托老服务。

  不过,由于资金的缺乏,许多社区养老设施严重不足,仅能提供简单的文化娱乐场所,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功能不健全。有的社区因为设施简陋、服务单一,老人们渐渐都不来社区活动,投入的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又浪费了。

  吉林、安徽社区养老设施短缺,经济相对较好的北京和上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据北京市西城区老龄工作负责人介绍,按照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规划,西城区社区养老床位严重不足,增加床位又面临场地空间限制问题。由于西城区地处首都的中心区域,土地资源有限,内部挖潜空间小。另外,辖区内老旧房屋多,改扩建审批手续复杂,成本高,社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

  与养老床位相比,专业护理人员和社工的短缺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记者了解到,现在有些社区也引进社工,开展了志愿者为老服务,但志愿者大都是学生、党员或者在职职工,他们服务的时间和内容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对社工组织培育不足,其人员流动性大,很难满足市场需求。养老护工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低,护理技能差,而这个行业低廉的收入和较低的社会地位,也难吸引具有一定素质的人从事此行业。

  一边是短缺,另一边却存在浪费。记者发现,一些社区因为管理不当,设置不合理,社区养老设施没有充分利用,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还有的老人说根本不知道社区有养老服务。

分享到:

关注向日葵微信号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

社会保险关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