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新年钟声余音袅袅,尚未满传说中的“三日不绝”,“养老金隐性债务”的轰鸣雷声却已经滚滚而至。
中国社科院某学者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称,“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的规模肯定大于20万亿”。这一数字,比2012年的一份报告估算的结果(“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缺口将达18.3万亿元”)高出了1.7万亿元。当然,还有更加耸人的数字,来自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到2050年职工养老金累计缺口将达到802万亿元,占2050年当年GDP的比例达到91%。”
但是,什么是“隐性债务”,这20万亿甚至802万亿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未见媒体上刊发详细解释。所以,只能针对媒体报道中的相关说法发表一下意见。
上述社科院学者提到一个新概念,叫“备付能力”。他说:“美国社保基金截至2012年底是2.73亿美元(编者按:当为2.73万亿美元),当年养老金支出是7830亿美元,备付能力是347%;而中国仅为154%(2.4万亿/1.5万亿),换言之,美国的基金规模足以支付3年半的养老金支出,而中国只够支付1年半。”这一比较,似乎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力”极差。然而,若把造成中美“备付能力”差异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美国的联邦养老金,亦称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第一支柱”,其筹款方式是“工薪税”。早在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案》,创立了联邦养老金制度,当时的制度模式是现收现付。
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65岁及以上的标准计算,美国的老年人比重大概在5%~6%之间。二战以后,在1946年到1964年,美国有一个被称为“婴儿潮”的出生率高峰期。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防止未来老龄化带来的影响,趁“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正年富力强,美国改革了社会保障制度,从现收现付制改为部分积累制,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率,积累了一笔资金。从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开始,“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逐渐迈入老龄的门槛。到2018年,联邦养老金将出现收不抵支,而到2040年前后,以往几十年中积累的资金将消耗殆尽。但此时,美国已经度过了老龄化的最高峰。更何况,美国的社会保障,还有第二支柱即私人养老金和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储蓄。
近年来,网上有“社会养老保险是庞氏骗局”的说法,而且似乎包括美国的萨缪尔森和克鲁格曼在内的很多大牌经济学家都支持这个说法。因为存在全球性的人口老龄化进程,一个国家或地区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终将会出现迈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减少、老年人口增多,亦即缴费的人减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增加的尴尬局面。所以,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保障教科书上,都有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的论断。
但是,几乎所有的社会保障教科书上也都认为,社会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雇主缴费、雇员缴费和政府补贴。按美国人的说法,政府扮演的是“最后出手的角色”,但“最后出手”终究也还是要“出手”。所以,上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的联邦养老金,恐怕就属于要政府“最后出手”的情形。如日本,当前正值老龄化的峰值,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30%,因此日本的国民年金(即基础养老金),国家财政要负担二分之一,但这应该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
综上所述,如果与美国政府之前采取的一系列未雨绸缪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相联系,现在美国的“备付能力”尚有三年半,应该很好理解。
但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的劳动保险制度虽然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建立起来,在五六十年代,中国也曾有过参与积累的人多、领取退休金的人少的时期。当时也曾储备起一笔退休基金,由全国总工会管理。但是,“文革”时期,总工会被“砸烂”,同时由于生产被革命架空,致国库空虚,所以把积累的保险基金拿来应急了。此后,中国的劳动保险制度便转为由企业负担本单位退休人员退休金的“中国模式”。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因为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体制内的企业不景气乃至倒闭,致使企业退休人员领不到退休金。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其回旋余地就非常逼窄了。
改革后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模式。但是,在实施中,实际上是现收现付的模式。因为当年的全部养老保险收入(既包括企业缴费也包括个人缴费,或者说既包括社会统筹也包括个人账户)根本就抵不上同期的支出,还需要政府的财政补贴,这就出现了“缺口”,即当期的财政补贴和“空账”,个人账户的资金被挪用来应付当前支出。由此可见,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备付能力”只有一年半,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若比较中美两国未来5-10年的情况,美国是“备付能力”逐年下降,而中国,如果现行制度不改变,“备付能力”则很可能是在一段时间内逐年上升。若看前几年的数据,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可能根本就没有“备付能力”。而且,到2012年,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2.3万亿元。根据去年12月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3》的最新数据,2012年中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个人账户空账已达到2.6万亿元。既然积累和亏空已经非常接近,可以说“总体上”已经补上。何况政府手中还有将近1万亿元的社会保障基金,若真想“做实个人账户”,其实已非难事。
还是回到“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上。因为相关解释很含糊,于是只好猜测。这有点像媒体上讨论的一个话题:在中国的大城市,生一个孩子,养到大学毕业,需要多少钱?答案是130万元至280万元。这样的“隐性债务”似是而非,但其影响恐怕就是相当多的人和他们的家庭不敢要孩子,至少是不敢多生孩子了,而这有可能导致中国的老龄化(或称“少子老龄化”)会延续很长很长时间。
用微信“扫一扫”,精彩内容随时看